在去信裡,劉慈新又對孫朝陽的寫作手法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信中大劉說到,在整個球形閃電的故事裡,那個叫丁儀的科學家是關鍵人物,宏電子可以說他最後發現的。但就是這麼個人物,卻僅僅是一筆帶過,是不是草率了些。
如果換我來,他應該占據很大的篇幅。
寫到這這裡,劉慈新看了看自己的肋骨。
天氣熱,學生宿舍都是大老爺們兒,自然沒那麼多講究。所有人都脫得隻剩一條苦茶子,劉慈新也不例外。
現在的他很瘦,肋骨根根可數,戴著黑框眼鏡,留著摩登青年的大鬢角,熱得渾身都是汗水。
忽然,一陣涼風從窗戶外襲來,吹動他的長發。
劉慈新看擺在麵前的小鏡子中,他的頭發飄揚如旗幟。
一刹間,他感覺丁儀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丁儀。
寫完這封信後,劉慈新就收拾好行李回山西老家了。
陽泉位於太行山以西,在當年是經濟不發達地區。太行山號稱中華脊梁,從地圖上看,確實像一條脊椎骨。因為有山河阻隔,一切都顯得閉塞。
因為有了孫三石的《球形閃電》,暑假期間,劉慈新突然對科幻小說產生了興趣。到家之後,他用了親戚的借閱證去縣圖書館看了很多書。在那裡,他看了還在連載的《球形閃電》接下來的部分,依舊被徹底震撼。
另外他還看了《禍匣打開之後》,很精彩,作家寫得非常好,是外星人入侵地球故事。如果在之前,他覺得自己應該非常喜歡這本書,但現在讀起來總覺得少了些韻味。
至於什麼地方不好看,他想了很長時間,最後才恍然大悟:問題出在打仗上麵,這部小說中地球人反抗外星人侵略的戰鬥還停留在戰鬥機狗鬥,炮彈、導彈滿天亂飛的程度,其戰鬥模式其實還停留在現在的科技層麵上。而《球形閃電》中的戰鬥方式卻已經是另外一種模樣。宏電子超越物理定律的穿牆而過,橫掃整個大陸的宏聚變,把敵人變成量子態……蒼天,戰爭還可以這麼打嗎?
“孫三石究竟是想出來的?”劉慈新有點失控地看著鏡子中的自己,風扇中,他的長發如旗幟飄揚,有點癢。
大劉拿起起母親的梳子不停地梳著頭發,那頭皮都抓傷了。
暑假過去大半個月,學校的成績通知單終於寄到了。劉慈心有點不敢看,手都顫了。
不過還好,沒有掛科,這個暑假終於可以美好了。
其實,八十年代的學生暑假也沒有什麼意思。尤其是在偏遠閉塞的小縣。地方就那麼大一點,城關橫豎也就三四條街。窮學生看不起電影,買不起錄音機聽音樂。除了和朋友在街上閒逛,就是打台球。美式台球也沒有那麼多講究,彩色球擺好,用白球去撞,摟進去一個算一個。
劉慈新對台球很有興趣,那些編了號的球兒在綠色的台麵上飛快移動、撞擊、反彈、落袋,就好像運行在太空裡的星球,那麼地迷人。
“人的一生要想過得有意思,關鍵是你得迷上點什麼——孫三石。”
當時打台球都要沾點彩的,劉慈新台球技術不錯,剛開始的時候還小贏了些。直到他遇到了搬豬吃老虎的社會人,一個下午輸掉辛苦攢了一學期的零花錢,十三塊,很不吉利的數字。
個人財務破產的劉慈新捏著先前喝剩的健力寶易拉罐,坐在老家縣城街邊的馬路牙子上麵,感到一陣迷惘。
八四年還有一件大事,洛山基奧運會將於七月二十八日舉行,這是中國第一次參加這項頂級的綜合型大型運動會,重回奧運大家庭,標誌著中國和國際的接軌。健力寶是中國奧運代表團的讚助商之一,主打橘子味運動飲料。易拉罐通體白色,正麵是健力寶的商標,背麵是五環標誌和一顆運動的五星。
那年頭,一個易拉罐可不便宜,大劉也是下了狠心才買的,算是對奧運健兒的一種支持。
現在好了,錢全部輸光,接下來一個多月要吃土了。
劉慈新迷惘地看著眼前的風景,一切都是黃乎乎的,了無生機。
這裡是晉東南,很閉塞落後的地方,這裡也是賈科長電影的靈感源泉。從《小武》然後再到《站台》。
賈科長是後世穿越文娛類小說的重災區,很多作家在寫電影的時候,都從《小武》入手,把裡麵的演技吹得神乎其神。在很多年後,劉慈心在看到《小武》的時候,感覺也就那麼樣。至於《站台》,也覺得無聊,差點睡過去。
那時候,他已經是著名科幻小說作家了。去北京拜訪孫三石的時候,老孫興致勃勃地打開投影,邀請他一起看《三峽好人》。看著看著,孫前輩淚流滿麵,幾至哽咽,說,他最困難的時候,過得也是同樣的日子。當時的生活真的很苦,不過,等艱苦的爛零工打完,喝喝啤酒,看看街上清涼的美女,感覺還是不錯。回想起來,眼前仿佛又出現那些瀟灑明豔的少女,那是當年自己渴望也不可及的存在,她像是天仙她太美了,我那麼平凡,我開不了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青春美好,但那已經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當時,孫前輩喝了很多酒,劉慈新覺得他醉了。
大劉還是喜歡故事性強的作品,最好是爆米花,賈科長的東西太散太虐,就是自己跟自己找不自在。
輸光了錢,現在回家還早,也沒意思。劉慈新提起精神,就跑去文化館閱覽室看書看報。
文化館二樓閱覽室有本月最新的報刊雜誌,麵對全社會開放。那時候沒有什麼娛樂項,看書看報不用花錢,所以裡麵常常人滿為患。
他去得遲了,最喜歡的《連環畫報》《國家地理》《工人畫報》沒撈著,連幾大文學期刊也沒搶贏彆人,隻得無奈地去看報紙,讀毫無可讀性的社論。
不過,報紙裡的新聞也挺有意思的,特彆是地方小報。改革開放了,忽然多了許多八卦信息,比如媳婦打婆婆,婆婆收拾媳婦,大暑天坐月子坐出一身痱子。某人因為生活不順想不通,打開煤氣罐要自殺,在煤氣味濃鬱的家裡坐了一個小時。單位領導去勸:“xx同誌,生活哪裡有一帆風順的。咱們要相信,道路雖然是曲折的,但前途卻是光明的。你要往好處想,先抽支煙冷靜一下。”
一則消息引起了劉慈新的注意。
《奮戰在玉皇頂一線!山東消防全力營救被困群眾》
《齊魯晚報》7月20日訊記者均正平)7月10日以來,受台風悟空影響,泰安市普降大到暴雨,雨量達有記錄以來最高值。大量遊客滯留景區玉皇頂,消防武警官兵聞汛而動,搶救傷病員,疏散群眾,先後救援被困大學生4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