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吃不飽_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91章 吃不飽(2 / 2)

大家坐車上都看個不停,齊聲驚歎,真美啊,季節也不對,如果是九十月份來,看看白樺樹,看看黃燦燦的樹葉,人生值得。

又有老作家擦著眼睛哽咽:“這不就是《靜靜的頓河》裡的場景嗎,和我夢想中一樣。可惜我們來得遲了。”

孫朝陽:“靜靜的頓河說的是黑海沿岸,這裡是莫斯科。”

說起來還真是遺憾,《靜靜的頓河》的作者,偉大的肖洛霍夫就在今年四月初去世的,如果代表團早幾個月來,沒準就能見到大師。

當然,如果提前幾個月,以孫朝陽那時和吳勝邦惡劣的關係,估計出國名額也沒他份兒。

說到這裡,孫朝陽心中忽然感慨:大師們一個接一個凋零,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沒有大師的時代。這次出國,希望多見幾位偶像,也算是了切一樁心願。咦,現在還有哪些外國文豪還活著呢?

存在主義的薩特?好去世很多年了。

存在主義的另外一位大師,寫出《鼠疫》那種經典作品的加謬好象也去世了?

哎,現在想不了那麼多,遇到一個算一個,隨緣。

列夫托爾斯泰的故居在位於莫斯科以南兩百公裡,屬於圖拉省的一個縣。

莊園很大很豪華,遠遠看去就好象是一座宮殿。車上眾人都激動了,齊聲高喊:“那裡,那裡。”

“真漂亮啊,老托是個大地主啊,比劉文彩有錢多了。”

孫朝陽:“劉文彩算什麼,隻是個土財主,人家老托可是莊園主農奴主,是大貴族,可以和羅曼諾夫王朝的皇族談笑風生的。他的《戰爭與和平》還有《安娜卡列尼娜》中有大量貴族生活的豪奢場景,沒有經曆過的人也寫不出來。”

老符點頭:“對對對,就好像曹雪芹的祖上是江寧織造,換普通人,寫得出大觀院嗎,連想都想不出來。”

一個作家哽咽:“終於到了,到了,這裡是我靈魂的聖殿,此生無憾也。”

他高聲朗誦:“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孫朝陽笑道:“這句話是老托說的沒假,但放現在今天念不合適。”

“那就換一句。”作家想了想,一時間卻想不出來。

“我來。”孫朝陽:“人並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列夫托爾斯泰。”

“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托爾斯泰。”

“天氣好極了,錢幾乎沒有——托爾斯泰。”

“決定了,要勞動,要去愛——托爾斯泰。”

“下地乾活實在太累,再也不愛了——托爾斯泰。”

車裡所有人:“……”

老符大怒:“孫朝陽你胡說什麼呀,讓俄國同誌聽到像什麼話,這是要造成外交事故的。”

萬萬“外交事故。”

孫朝陽嘀咕:“明明就是他說過的呀。萬萬同誌,你很可愛。”

萬萬歡喜地說:“謝謝。”

車停到莊園門口,當地作家代表和紀念館館長帶著一群身著民族服裝的斯拉夫少女前來迎接。

少女們如同夏季裡盛開的向日葵,膚白貌美大長腿,胸脯飽滿得如同孫朝陽的腦殼。就是這向日葵的稈兒太高,都是一米九的大高個兒,萬萬和她們比起來就是個機靈小不懂。

胸脯飽滿也就罷了,偏偏還露了大半截,看得眾人一陣頭昏眼花,老作家們走路都趔趄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符大驚,低聲叮囑:“外國同誌熱情奔放,你們注意形象,不要給祖國人民丟臉。老陳,喉嚨裡彆發出怪聲音。”

火紅的太陽當頭照,老陳是個老作家,五十年代寫過一部《層林儘染》的革命長篇小說,很古板很傳統的一個人。見到如此風景,心猿亂了,意馬狂奔。心道:難怪普希金會亡於愛情,難怪西方古典文學中那麼多決鬥,為了這些少女,死也值得。

倒是孫朝陽一臉正常,目光清澈,青年同誌在這方麵還真經受得起考驗。

孫朝陽其實對眼前的美少女接受度不高,尤其是今天太陽大,少女的汗毛太長,毛茸茸的,難怪叫毛子。

按照斯拉夫人的傳統,迎接貴賓要用鹽和麵包。客人通常會在麵包上掰一小塊,蘸點鹽,假裝吃一口,就是個議式感。

孫朝陽可不客氣,直接把人整塊黑麵包搶過來,裝進包裡。

遲春早心中一個激靈,也搶了一塊。

接待方以為中國作家不熟悉當地的禮儀,也就笑笑,卻不放在心上。

當下,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和當地作家代表就把大家帶進去參觀,逐一解說,這裡是文豪的臥室……這裡是餐廳……這裡是大客廳……這裡是書房,托翁平時就在這裡寫作。

眾人都滿麵嚴肅,大家都掏出本子和筆飛快記錄。在沒有手機拍照的年代,大家出去旅遊的時候都靠做筆記。

孫朝陽上次去白雲觀的時候,看到好多遊客在抄道觀裡的對聯,感覺實在沒必要。

他和老遲一邊聽解說,一邊掏出麵包大啃特啃,得了個半飽。又問同伴吃不吃,大家都搖頭,一是對這種全麥麵包不感冒,二是想留肚子吃晚上的大餐。

逛了半天,重頭戲來了,參拜列夫托爾斯泰墓。

等到了地頭,大家才吃了一驚,托翁的墓地很簡單,沒有墓碑墓誌銘,就是一個位於樹林裡的長方形的土堆,倒符合托爾斯泰晚年所提倡的極簡生活理念。

滋養了一代俄羅斯文學的大師安靜長眠,雲淡風清。

二十世紀俄羅斯作家們,不管是什麼陣營什麼主義什麼意識形態,都奉他為聖。其中最崇拜托翁的是高爾基。

高爾基流浪兒童出身,而托翁對於勞苦大眾一直心存憐憫,為人也隨和幽默,兩人性格和思想其實挺接近。

高爾基剛開始寫作學的就是托翁,後來才形成自己的風格。但那份托翁特有的幽默和豁達精神卻保留下來了。

在二三十年代俄羅斯物質匱乏,一個女詩人找貴為作協主席和人民委員的高爾基求助,說她的孩子弄不到牛奶。

高爾基給有關部門寫信求助,說女詩人的娃娃是自己的私生子。

物資配給部門給了。

於是,就有很多年輕婦女找到高爾基,高爾基一一在信中說是他的私生子,希望國家能夠幫一把。

這樣一來,高爾基的私生子膨脹到三十來人之巨。

相關部門受不了啦:“高爾基委員太多情太浪漫,豈有此理?”

憐憫和同理心是人類最高貴的品質。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驚!獸世萬人迷竟是純人類 毛茸茸哨兵?那疏導也不是不行 武道燃星 驚天大瓜,我在幕後爆料成神 夫君厭我便改嫁,王爺懷裡不香嗎? 渣了仙門大佬後,我被死纏不放了 盜墓:逃不掉的宿命 紅樓夢中夢之晴雯 神豪養崽,參加綜藝後我爆紅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