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和丫丫經受不住,奪門而出,逃了。
孫朝陽這才明白先前大林打電話的時候為什麼一起去的原因,他想賺錢,想結婚,想要擁有愛情。
朝陽同誌騎了自行車從單位出來,行不一段路,他就看到大林和丫丫在前麵散步。
大林牽著丫丫伸出去的一根手指。
孫朝陽笑了笑,心道:真好啊,青春真好啊!
同一時間,莽流在全聚德飯店請客吃飯,客人是他最大的客戶老葉,小花傘出版社的辦公室主任,那個哺乳期的婦女作陪。
後人提到八十年代的美食,首先想到的就是各地的傳統百年老店。比如北京的全聚德,天津的狗不理、成都的芙蓉餐廳,蘇州的得月樓因為電影《小小得月樓》上映,而蜚聲全國,大家也是通過大熒幕知道了鬆鼠鱖魚,知道在大酒樓裡使用的醬油要先熬一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州土著對得月樓不是太感冒,他們更多的是去街對麵的鬆鶴樓。其實,兩家飯館的菜區彆不是太大,都是蘇菜正宗。
當然,最正宗的是蘇州石路到旁邊一家商場之間的巷子裡的小飯館,那是閶門附近老蘇州吃飯的地方。可惜後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都關張大吉。隻剩一票《綠楊抄手》《裕興記》,味道感覺怎麼都不對勁。想想還是算了,乾脆隨便找家學校附近的小攤,吃吃氣泡餛飩了事。
狗不理包子的特點是肉多油水足,在普遍缺乏油水的八十年代之前,吃起來簡直是無上的享受。可惜到兩千年以後,在全民三高的背景下,吃這玩意兒實在太膩,簡直就是跟自己身體過不去。說到天津美食,津門大爺有兩個逆鱗,一是狗不理,二是火腿腸韭菜盒子,太侮辱人了。
“至於北京烤鴨,也以油膩為主,一次性把你的油水給補到位。在從前的人看來,無論什麼吃食,隻要油水足就是人間至味。”請客吃飯,不可能一開場就談正事,先要扯扯閒篇,等到酒酣耳熱後,再談業務。老葉是個老江湖,知道莽流這次請自己是來談發行他那本西貝貨《文化苦旅》的。他有自己的計較,也不進入正題。
繼續道:“比如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有個黃酒蒸豬頭的菜,做的時候是把豬頭放黃酒蒸,隨著溫度升高,豬頭裡的穢物隨著豬的七竅流出,而黃酒又能去其腥膻。待到做熟,嫩如豆腐,肥美無比。我有天心血來潮,也依照那個法子做了一次,結果難吃死了。但袁子才為什麼說那是人間最美的食物呢,我想了想,應該是那個年代的人吃肉的機會少。隻要是肉,隻要有油氣,都覺得好。”
莽流點頭:“是是是,老葉,你看我做的那本書……”
老葉端起酒杯和莽流碰了一下:“以前的人苦啊,我奶奶從前在農村的時候,一年到頭都沒沾過葷腥,隻春節殺年豬的時候才開個葷。肉也不吃,隻讓我爹媽給她熬一大海碗油,就那麼熱氣騰騰地像喝水一樣一飲而儘。我當時就嚇住了,喝這麼多油,不拉肚子嗎,不膩嗎?哎,以前的人苦啊!”
莽流陪飲了一杯:“老葉,你看我那書……”
西貝貨《文化苦旅》又再版,加印了三十萬冊,他幾乎是把全副身家都投了進去。本來,老葉答應包銷六七成的。可每次說起,這廝都說不急,不急。莽流等了很長一段時間,有點沉不住氣,直接上門去堵,好說歹說把老葉拖全聚德裡來。
老葉:“嗨,莽流,咱們正聊得高興呢,你聽我繼續說。這烤鴨的油水雖然足,但味道可比狗不理什麼的好多了,我也是挑嘴的,老一輩的所謂百年老店,我是一家也不愛吃。可就喜歡全聚德,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莽流:“什麼原因?”
老葉:“前幾日我去北京電影製片廠找一哥們兒玩,看了個劇本。他們那邊打算過幾年拍個《全聚德》的電影,劇作家可是體驗了生活的,也懂得做菜。其中說道,這鴨子和鴨子區彆大了。正宗的全聚德用的是河鴨,就是趕鴨人散養的那種。”
“南京知道吧,那邊的人喜歡吃鴨子。於是,長江上遊的安慶就誕生了一種叫養鴨人的職業。在鴨子能下水遊泳的時候,養鴨人就住在船上,把鴨群順著長江朝下遊放去。等放到南京的時候,鴨子已經長肥可以吃了。如果賣不完,繼續隨流而下,到蘇州到上海。這種河鴨最好吃了。”
莽流有點惱火:“怎麼扯到江南了?”
老葉:“北京烤鴨還可以用塘鴨,就是養在池塘裡的那種。因為騰挪在方寸之間,鴨子缺乏運動,肉也不緊實。而且,二畝方塘被鴨子糟蹋上幾個月,已經臟得不像話,鴨肉帶著膻味,難吃死了。”
“塘鴨和河鴨的區彆在腦袋,塘鴨腦袋圓,河鴨腦袋是扁的。”老葉說:“這全聚德用的鴨子都是河鴨,所以味道好,我愛吃。在外省的時候,我甚至還是吃過外國鴨子做的烤鴨,用的叫啥櫻桃穀,洋鴨子那就是垃圾啊。誰請我吃那玩意兒,我一口鴨架湯唾他臉上。”
扯完這些,老葉拿了一張薄餅擦了擦嘴:“承蒙款待,我那邊還有個局,就先告辭了。莽流,咱們什麼關係,想來你也不會怨我不夠意思,咱們弟兄下來再約個時間好好地喝一台大酒,今天就對不住您啦。”
莽流聽老葉說了一晚上的廢話,心中已經惱了,一把抓住他的臂膀:“老葉,我萬萬沒想到你是這麼多話的一個人,你這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老葉一愣:“這麼說?”
莽流:“兩個黃鸝鳴翠柳——不知所雲;一行白鷺上青天——離題萬裡。”
老葉臉色不好看起來:“雲什麼,主題又是什麼?”
莽流:“老葉,當初可是你要讓我再版《文化苦旅》的,還說要印個三十萬冊,還說銷售的事情包你身上。現在好了,書已經印好,就好好兒地躺在倉庫裡,你卻不提這岔,是不是有點不地道了。咱們好歹也是合作過很多次的,是朋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葉打了個哈哈:“對啊對啊,我是在賣《文化苦旅》,銷量還不錯。不過,卻不是你這本,實話跟你說吧,我也是托了關係才搭上百花文藝出版社的線。前幾日這本書的責任編輯木呐正好在京城,我和他聊得來,一聊就聊成了。”
莽流大怒,抓住老葉的胳膊更用力:“老葉,你什麼意思,你要給我一個解釋,不然咱們今天沒完。”
老葉被他捏痛,笑嘻嘻的臉沉下來:“解釋,解釋什麼,又有什麼好解釋的?莽流,你我都是商人,商人是什麼,是要賺錢的。你可以不尊重我,卻不能不尊重錢。現在魯迅文學獎已經評出來了,事實證明,就算拿男女關係來做文章也沒用,孫三石他拿獎了。這事情想必你也曉得,不然也不會著急忙慌來找我。不過,你找我也沒用。”
莽流:“有用有用,一定能夠賣出去的。”
老葉:“得了吧,如果是從前,真假《文化苦旅》還可以在書市打打擂台,你還可以來個魚目混珠,吃個肚兒圓。對讀者來說,什麼書不一樣看,也無所謂。可現在不同,孫三石這本書拿了大獎,讀者在跟人聊天的時候,彆人問他文化苦旅讀過沒有,你回答說讀過了,一聊,聊的是西貝貨文化苦旅,那就太沒麵子了。”
“讀書人什麼最重要,麵子,麵子,還他媽是麵子。正宗《文化苦旅》好不好另說,人家現在拿了大獎。讀者拿一本在手裡,正好裝個逼。拿你那本假貨,彆裝逼不成,裝成傻逼。”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