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很不理解,在他看來,一九八六年是文學爆炸的時代,新流派新寫法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二十世紀國外優秀作家作品被介紹進中國,讓人大開眼界。
國內很多老作家依舊筆耕在一線,而新人完成的作品質量高得離譜,思想性和可讀性都不是十年前可以想象的。
文學的碩果累累的金秋就是現在。
孫朝陽所說的文學的時代馬上就會過去,簡直荒謬之極。
孫朝陽並沒有直接回答大林的問題,隻說:“大林,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優秀的青年都立誌成為作家,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大林:“作家社會地位高。”
“不。”孫朝陽道:“最關鍵是稿費高,能賺錢。你想啊,七十年代末,一個普通工人月薪也就三十來塊。而那時候作家在雜誌上發表作品,千字至少四塊,好一點的雜誌能夠達到二十。一部短篇小說一萬字,就是四十到兩百,寫起來還很輕鬆,怎不讓人趨之若鶩。因為能夠賺錢,文學吸引了一代最優秀的青年參與其中。但現在不同了,首先大家的工資都漲了。而且,自由經濟時代,隻要你膽子大,又有些手段,開個小飯館,一個月下來,就能賺個千二八百的,這不比當作家來錢容易?人才,天生就會朝錢多的地方跑。另外,隨著娛樂方式的增多,大家休閒的方式花樣百出,都不愛讀書了。文學,慢慢就會演變成一種小眾的事物。大林,當初我之所以支持你調去當中學老師,也是基於這個原因。萬萬沒想到,你竟然又跑回來了。”
大林還是覺得孫朝陽是在胡說八道。
孫同誌也不好跟他多說,隻得問:“大林,你是怎麼看王驍波的?”
大林:“天才。我也是資深編輯了,工作了這麼多年,認識的作家也多。像這種才氣過人的作家,也隻看到你和王驍波。”
孫朝陽問:“你希望王驍波去匹茲堡陪讀,無所事事浪費自己的才華,還是留在國內靜心創作?”
大林:“自然是希望他能夠在文學創作上有所成就。”
孫朝陽:“那就對了,你去說服他吧。告訴他,如果留下,他會成名,他會賺到很多錢。”
李垠河匹茲堡那邊的學校九月中旬開學,到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時候會有聖誕節長假。這次回國,其實就是一次研究生畢業旅行,在國內呆了兩個月後,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出發。
不過,此刻的王驍波顯得心思重重的,行李拆了裝,又裝了拆,似乎在想些什麼?
李垠河感覺到丈夫有心事,問:“驍波,你是不是舍不得媽媽?”
王驍波點了點頭,他父親去世得早,家裡隻母親和一個哥哥。出國留學這幾年,因為手頭窘迫,這還是第一次回來看她老人家,相聚兩月不到,又要分彆。這一去,起碼又是兩年,至少要等到李垠河博士學位拿到後,才考慮回來的事情。畢竟,中美之間隔著浩瀚太平洋,機票價格對於普通中國人而言,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還好,《思維的樂趣》在《中國散文》連載,拿了一筆不錯的稿費,解了他們燃眉之急。
“李垠河博士。”王驍波在一家一直這麼稱呼妻子,帶著調侃和親昵,他歎息道:“說不想娘也是假話,不過,我也放心不下你,畢竟我還得照顧你的生後。媽和你都是我最親的親人,誰都放不下。媽這邊有大哥,倒是不用擔心。”
李垠河正要再說,門敲響了,她走過去,打開門一看,外麵站著大林。
王驍波看到大林這個伯樂很開心,忙招呼他坐下,又泡茶遞過去一支香煙,開玩笑地說:“大林,你是從哪裡聽說我馬上就要回匹茲堡,專門過來送行的?怎麼,空著手就來了,不帶點東西?”
大林:“稿費要不要?”
王驍波笑道:“《思維的樂趣》的稿費你不是已經給我了嗎,怎麼還得再發一次?”
大林:“對,還要再給你一次。”
王驍波以為大林是在開玩笑,頓時樂了,伸手去掏他的口袋,結果隻掏出了五毛錢:“小氣,真小氣。”
大林:“彆彆彆,錢還我,我還要存錢買房結婚呢?你先彆鬨,我說個正事,今天我受我們副社長孫朝陽的委托,和你談談。”
說著,就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份文件遞給王驍波:“《華夏出版社》聽說過吧,是殘聯今年年初剛成立的正規出版社,他們有意出《思維的樂趣》的單行本,聯絡到中國散文編輯部。剛才朝陽帶著我已經和華夏談好了,現在過來問問你的意見。”
王驍波吃驚:“出書?”
看大林的模樣不像是開玩笑,他忙拿起出版授權書仔細地閱讀起來,李垠河也湊了過來。
半天,王驍波才看完,他神色激動地握著大林的手不住搖道:“我這就簽,謝謝您,也代我謝謝你們孫朝陽社長。出書是每一個作家的夢想,今天夢想成真,我感覺都不像是真的。”
大林正色:“朝陽有個想法,或許有點為難您,讓我過來跟你談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驍波:“什麼想法,請講。”
大林開門見山:“朝陽的意思是,你就彆出國了,在國內當職業作家。抓緊時間,在兩三年時間內,把想寫的東西都寫了。”
他又詳細地說了孫朝陽給王驍波製定的出版計劃,《思維的樂趣》出版後,如果銷量好,就可以開始寫小說了。
當然,現在思維的樂趣在雜誌上很受讀者追捧,出單行本後,集中華夏和中國散文的資源強推,應該能大火。
接下來,就可以出小說了。
大林說,上次來王驍波這裡看過他寫的長篇小說《黃金時代》的開頭,很不錯。回去跟孫朝陽提了一嘴,孫副社長很感興趣。
剛才還說道,等這本書寫完,跟《當代》推一推,看那邊能不能發表。如果《當代》不要,天底下能刊載長篇小說的雜誌多了去,《花城》那邊也可以推一推,發表應該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