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朝陽又問這次活動來了多少人,都是誰,陸遙人呢?
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也是省協的,讓孫朝陽看了名單,都不認識,陸遙卻不在。他說,陸老師家裡有點事,聽說是關於女兒讀書的問題,趕回銅川去了。
孫朝陽依稀記得陸遙跟自己說過,他結婚有些年頭,生了個女孩兒。至於家庭的事情,也不談。
老陸和他都是文人雅士,聊家務未免有點婆婆媽媽,所以彼此的家庭情況也不清楚。
不過,陸遙沒來孫朝陽很遺憾,禁不住說:“原本是想和他聚聚的,早知道這樣就不來了。”
那頭,於華插嘴:“朝陽你這話就不對了,你不是還跟我聚了嗎?”
他是自來熟,跟酒店服務員套了半天近乎,好歹弄到了一盒火柴,總算保住了今天晚上的口糧問題。不然,還真是要憋死人。
八十年代雖然個體經濟已經起來,但延安這地方有點保護,夜裡街上黑乎乎一片看不到燈光,找小賣部估計夠嗆。
孫朝陽:“也是,不然還真不好玩了。於華,等會兒我去你房間找你聊。”
於華:“今天不行,走這麼長路太累了,我看會兒書就睡覺。”
他是有名的該溜子,每天的工作就是逛街。不過這兩年成專業作家後,運動少,剛才七公裡路走得怨氣衝天,有點被拖垮的意思。
孫朝陽無奈:“那好吧。”
拿了房門鑰匙正要上樓,那個工作人員又道:“孫三石老師,明天的活動安排在下午兩點,中午在酒店食堂吃飯,兩點在外麵空地集合。”
孫朝陽住的是個單間,路上風沙大,一頭一臉都是灰塵,也沒有興致去找其他陝西籍作家擺龍門陣,徑直洗了澡,躺床上看電視。電視是一部進口片,《巴黎的秘密》,西德拍的,故事很精彩,一看就入了迷。他回憶了一下,原著好像是歐洲十九世紀一個著名的通俗小說家寫的。說的好像是是普魯士一個什麼王子被王家流放,跑到巴黎,和一群江湖好漢聚義,冒險的故事。
這本書大紅後,作家又寫了《倫敦的秘密》依舊套用王子被流放,然後和好漢行走江湖,劫富濟窮。
孫朝陽看了半天,心中忽然驚訝,還彆說,歐洲十九世紀的通俗文學已經成熟成這樣了,其中的套路從《三個火槍手》開始,一直用到二十一世紀,依舊不過時。
《巴黎的秘密》《倫敦的秘密》大紅後,模仿者眾,當時就出來一大批類似的小說,什麼《羅馬的秘密》《布達佩斯的秘密》《維也納的秘密》……直到把這個題材做爛為止。
八十年代從歐美,尤其是歐洲引進的電視劇質量非常之高,其中不少都是由名著改編的。孫朝陽當年守著黑白電視機,第一次受到歐洲古典文學的衝擊,比如《欽差大臣》《約翰克裡斯朵夫》《亨利三世》。對了,根據莎士比亞的話劇《亨利三世》改編的電視連續劇當年是他的最愛,配角胖子福斯塔夫在觀眾中人氣頗高。
不過,當年的歐美電視劇的男女主角都是帥哥美女,很養眼。不像二十一世紀,屏幕上全是妖魔鬼怪,連梅林都變成了老黑。
西德和英國的電視劇做得不錯,引進了很多,這兩個國家在文化輸出上做得不錯,比如西德,竟然拍了一部《馬科斯和燕妮》,故事情節孫朝陽已經記不清楚了,當時當愛情片看的。
就是特效很差,比如英國拍的一部關於亞瑟王的電視劇,當亞瑟抽出石中劍後,有了刀槍不入之軀,和人打架,敵人的刀砍到身上,噗噗作響,如中敗革,一眼假到家。
看著看著,孫朝陽就睡著了,然後被凍醒。
延安海拔一千多米,夜裡溫度可以達到零度,挺冷的。
睜開眼睛,窗外是金黃色的陽光,對麵的寶塔山光禿禿的,但寶塔卻甚是醒目。這是延安的地標性建築,據說抗日戰爭時期,小本子飛機過來轟炸,看到寶塔就知道到地頭了。
午飯很差,就饅頭和小米飯,還有些土豆,一碗不知道是什麼肉燉的湯。孫朝陽看了看,沒找到於華,估計是跟文聯的人走了,他是個閒不住的。這次來了三十多人,都是陝西作家,其中很多陝北的,都穿著中山服,上衣口袋彆著兩三支鋼筆,顯得樸素。相比之下,一身夾克衫的孫朝陽很摩登。
大家互相做了自我介紹,眾人對孫朝陽是聞名已久,沒想到他是這麼年輕都很吃驚。大夥兒都很質樸,話不多,很實在。也隻有這樣質樸的人,才寫得出穩重大氣的文字。
大夥兒一邊吃飯,一邊聊天著文學,就聊到各省作家的寫作風格。
孫朝陽說,各省的作家都有自己的氣質和秉性,反映在文學作品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比如四川籍作家,都詼諧幽默,充滿了樂天和安逸。就拿自己最近正在讀的李劼人的作品來說,李老師的《大波》寫的是保路運動,《死水微瀾》說得是辛亥革命後的社會變革,如此宏大的題材落他手裡,竟變成街坊裡巷的炊煙和飲食男女,很接地氣很有趣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江南作家,無論是範小青還是蘇童,都帶著書卷氣,帶著儒雅和瀟灑。上海籍作家以王安憶為代表,即便寫特殊年代的《歸去來兮》也滿滿十裡洋場的格調。
至於北京作家,就更彆提了,老舍、鄧有梅,更是濃濃的地域色彩,你一打開書就知道這是北京人寫北京事兒。
一個作家笑道:“三石同誌,你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也是標準的北京味兒。”
又有作家道:“三石,你是大編輯,有時間給咱們上上課。”
孫朝陽:“我哪裡有資格,各位同誌進入寫作這個行當比我早,經驗比我豐富,如果要講課,還得你們來講。當然,加入你們願意寫稿子,有合適的散文,不妨投到《中國散文》,我來給你們當責編。”
眾人說得熱鬨,旁邊一桌的程忠實默默聽著,禁不住暗讚:這個孫三石水平很高啊,能夠做到大刊物社長,能沒兩把刷子?
編輯和作家雖然都是從事文藝工作,但卻是兩個領域。一個優秀作家固然要學習寫作技巧,但更多的是吃天賦。有的人沒讀過多少書,對於所謂的寫作技巧葉是一竅不通,提起筆來甚至還語法不通。可你一讀,就讀進去了,知道這是一部好作品,隻要多練習,總有一天會取得成功。天賦這種東西,靠勤奮卻是練不出來的。
但編輯不行,編輯這個行當有準入門檻。首先你得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知道基本的寫作規律。另外,還得在崗位上工作多年,熟悉國內文學流派,熟悉每個作家的寫作特點,對作家未來的創作進行指導。
他一直想寫一本大書,跟陸遙的《平凡的世界》一樣,對自己的寫作進行一次總結。雖然平時和延河的編輯們也有過交流,但所獲甚少。
聽到孫朝陽在旁邊聊得熱鬨,聽起來也非常有趣,他心中就想要不要和他談談自己的未來的寫作計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