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可不是一句假話。
從京城出來賈蓉和蘇胖子彙合之後,一路往西而去。
京城距離成都府有三千多裡地,在這個沒有飛機高鐵汽車的時代,僅靠馬車到成都府至少要走一個半月的時間,一個半月什麼概念?再過一個半月尤青竹就該臨產了。
出京先往河北走,經山西,進陝西而後跨過秦嶺,途經漢中後到廣元才算進入四川平原。
好在賈蓉上任吏部也沒有規定必須在什麼時候到達成都府,索性賈蓉帶著眾人一路遊覽,走走停停。
僅京城到西安這段路賈蓉等人就足足走了一個月,等到時間進入雍乾六年的三月末,隊伍才堪堪經過廣元。
也勝在這種不緊不慢的行程,隊伍中的幾個女子精神頭依舊不錯,倒是胖子又瘦了不少。
馬車吱吱呀呀的行走在蜀道上,顯得非常吃力,賈蓉騎著馬走在前麵,胖子一路上很沒義氣的躲在迎春的馬車裡和新婚媳婦你儂我儂。
賈蓉喜歡騎馬,偶爾也會坐馬車陪陪幾女。
賈蓉騎馬昏昏欲睡。
“夫君,夫君!”後麵馬車裡傳來聲音,賈蓉回頭就看見明媚鮮妍的探春探出頭叫他。
輕輕拉動韁繩控製住馬速,等探春的馬車跟上來。
“夫君,再過幾日就能到成都府。”
賈蓉點頭,經過廣元就快了。
“前麵就是劍閣,妾身在古書上看過,都說劍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姐姐和妾身都想去看看呢!”
賈蓉聞言好笑,知道自家娘子文人氣又犯了。說到劍閣賈蓉確實也想見識一番,李白詩中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句。
賈蓉一路上無聊的時候就回憶李白的《蜀道難》可惜詩仙的這類詩詞確實不太好記,想破腦袋就隻能想起幾句,倒讓他不能顯擺。
探春出了京城後就開始放飛自我,知道元春和賈蓉的關係後,更是“親如姐妹”,形影不離。
“夫君,就答應探春吧,她念叨一路了呢!”
說話的是和探春同乘一輛馬車的元春。
媳婦都發話了,賈蓉自然要滿足,朝前麵大喊“賈三,車隊繞道劍閣轉一圈。”
“得嘞,少爺。”
賈三在影衛排名第三,擔任此次隊伍的領隊,小小賈被賈蓉留在京城聽林黛玉使喚,賈二已經被賈蓉先行派去成都府了解情況。
“我說好侄兒,你這一路上騎馬也不嫌累。”後麵一輛馬車裡麵傳來調侃的聲音。
賈蓉聽後一臉黑線,“胖子,皮又癢不是?”
蘇胖子自從和迎春成婚後再也不叫賈蓉“賈蓉”,取代的是“好侄兒。”沒辦法,這家夥輩分算起來是他的姑丈。
“夫君,你打不過蓉哥兒又非要招惹他。”蘇胖子的馬車裡傳出迎春無奈的抱怨。
為這“好侄兒”三個字,夫君被臭揍了好幾次,但就是又菜又愛玩。
探春好笑的看著自己夫君,誰讓他輩分小。
“姑爺和咱們少爺關係真好。”更後麵晴雯、鴛鴦、瑞珠的馬車裡,晴雯道。
“那可不,當年少爺和蘇姑爺在蘇州那可是有同窗之儀,後來合夥做生意,現在更是親戚。”瑞珠笑道,她知道的比較多。
鴛鴦坐在一邊靜靜聽著。
晴雯見鴛鴦不說話,有意打趣她,“鴛鴦姐姐,前兒晚上你和少爺在房裡打架麼?我和瑞珠一晚沒睡好。”
“噗嗤!”瑞珠哪能不明白晴雯話裡的意思。
“晴雯,你要死了。”那種事被拿出來說饒是鴛鴦見慣了風雨也不禁臉色通紅。
還記得前幾天在漢中住客棧時,賈蓉突然進到她房裡說要歇息,於是那晚她就被賈蓉半哄半騙的給了他。
這會想起來臉還發燒呢!
說起房事,三女都臉紅紅的,因為她們三個都和賈蓉有了關係。
“瑞珠,你說少爺那些花樣都是哪裡學來的,青樓?”晴雯繼續說。
鴛鴦實在受不了晴雯不依不饒的說,上前就要堵住她的嘴,哪有一點女孩子的矜持。
瑞珠被逗得咯咯直笑。
走在前麵的賈蓉聽到笑聲,回頭看看也揚起微笑,多麼美好的日子。
現實無數次證明,有些地方保留腦海中一絲遐想就好。
劍閣並沒有賈蓉想象中的氣勢恢宏,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真的,但劍閣僅僅是一個類似城門樓子的建築,而且大夏承平已久,劍閣連駐守的士兵都沒有了。
賈蓉等人在劍閣打了個卡就下山,為何?因為劍閣原則上是一處建在兩山之間的關隘,要登上劍閣就必須徒步爬上隘口。
“夫君早知道就不來了。”
元春手上拿著汗巾子擦著香汗。
“娘子累了?要不要為夫背你下山?”
“夫君妾身也累了呢!”探春嬌聲道。
額!賈蓉覺得自己給自己找了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