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太子?
麵對張廷的提問,賈蓉沒有立即回答。
他如今站在太子陣營實則全是為賈家將來,一切的選擇不過是剛好合適而已。
太子相對其他皇子對賈家還算友善,從京城那一夜後,賈家和太子東宮的關係擺在明麵上。
太子妃更是隔三岔五命人給寧國府送東西。
賈家“太子黨”的標簽想摘都摘不下來。回想起前些時候和賈敬對賈家未來的討論,賈蓉笑了笑。
“太子是先皇後所生,皇上至今未重新立後,且是嫡子又兼仁孝,皇上交代的日常政務處置從未出錯,本侯以為太子聰慧。”
是的,賈蓉最終給太子的定義是“聰慧”。
不聰明的太子坐不穩東宮,雍乾帝登基以來,太子看似勢單力薄,處處受欺負,甚至給外界留下無能的形象。
偏偏是這樣太子之位才坐的穩,太子無能與否作為父親的雍乾帝比任何人都清楚,十年沒有廢立太子就說明,皇上兼父親的雍乾帝對太子的能力認可。
而能夠在權力中心、全天下最燙屁股的位置站穩,太子當然聰慧。
張廷微微頷首,賈蓉話說得並不直截了當,但是他聽懂了。
“唉,說是那麼說,前朝衛太子、湣太子如何不聰慧,終究為太子之位所累,我老了,往後朝中局勢還得仰仗侯爺,至於江南士族老朽尚有幾分薄麵,侯爺在江南行事他們不會成為阻礙。”
什麼樣的關係最牢固?當然是利益牽連。
張廷年紀大不喜歡拐彎抹角,一句話給了賈蓉承諾。
朝中賈家支持太子,在江南張家會為賈家提供便利。
賈蓉覺得並無不妥,張家是江南豪族,又兼是太子妃未來皇後的娘家,在江南的話語權自然極重。
“老大人,說起來本侯奉命抗倭,倉促南下,前不久在揚州遇上堂堂知府竟與倭寇勾連,實在徹夜難眠,不知道江南還有多少藏汙納垢。”
話趕話說到這裡,賈蓉主動拋出自己的困難,本來打算要是有世家大族和倭寇勾連就殺穿江南,但是手段說到底太過激進,雍乾帝未必會同意,畢竟江南是大夏的根基,江南不能亂,世家不能亂。
有張廷的承諾,賈蓉找到了新的破題思路。
張廷什麼人?對賈蓉的心思門清,好笑道:“憑借侯爺在揚州發動的大案,如今江南官場哪個還敢和倭寇往來?劊子手刀尖的血都還沒冷,至於世家那些人,說到底還是為錢,海州、揚州等地不是正在修建通商口岸?能下海做生意誰還會和倭寇勾結?畢竟寧國侯身份的分量聰明人都清楚。”
賈蓉聞言笑而不語,他來金陵所做的動作不是秘密,並沒有從張廷嘴裡聽到想聽的話。
張廷有種回到朝堂和朝臣們打官司的錯覺,眼前的家夥順竿爬非常精明。
“為皇上分憂是張家應做之事,回頭老朽會約其他世家的老夥計下棋喝茶。”
“當真羨慕老大人,本侯的夢想就是如此這般。”賈蓉羨慕道。
張廷......怎麼話聽著彆扭?
千萬不要小瞧張家在江南的分量,張廷答應幫忙,賈蓉抗倭之事內部阻礙去除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