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蘇小婉在,賈蓉日子過得清爽。
休息三天後精氣神徹底養回來,惦記著兩個港口建設進展,賈蓉帶著蘇小婉和小小賈往晉江碼頭去。
南方天氣已經完全冷下來,天寒地凍路上不見什麼人,勝在陽光正好,騎在馬上暖洋洋的。
其實南方雖然冷,但也沒到北方那種一到冬天都貓在家中不出門的程度,真正原因在於由於港口建設,附近幾十裡的百姓全都往工地“打工”。
華夏百姓非常勤勞,即便冬天隻要是賺錢的活計根本不管冷不冷。
港口建設需要大量勞動力,賈蓉讓蘇洵就地招工,一來可以幫助百姓賺錢過冬,二來兩處港口都在泉州府境內,就地招工,工人們做起事來也會儘心。
隨著賈蓉三人距離港口越來越近,路上人慢慢多起來,全是往港口那邊運送材料的隊伍。
還真有種後世大搞基建的既視感,每個百姓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果然隻有經濟建設才能提高人民幸福感,賈蓉被笑容感染臉上也掛著笑,把蘇小婉看得摸不著頭腦:“夫君是有什麼喜事麼?你臉都笑爛了。”
因為出門,蘇小婉女扮男裝看起來像個小子,依偎在賈蓉懷中同乘一騎,時不時吸引來路人好奇的打量。
“小婉,如果咱們大夏百姓每個人臉上都有他們的笑容,你說那是什麼場景?”
“自然是盛世景象。”
蘇小婉笑著說,她摸清楚了賈蓉的興奮點。自家夫君看著懶散,但對百姓的事很上心,在成都府時一年有大半年時間都和老百姓混在一起,說是什麼“群眾路線”。
“你沒見過真正的盛世,人人能吃飽,人人有房子住、穿的暖,家家孩子都能讀得起書,農民沒有苛捐雜稅.......”
賈蓉情不自禁說起後世的好:“......不過有一點和現在相同,最苦最累的還是牛馬。”
“夫君,是你夢中的場景?如今也算盛世,卻做不到你說的那般,你看他們雖然穿著衣服卻單薄,想來禦不了寒。另外既然夢中盛世那般美好,自然需要牛馬更加勤勞咯。”
蘇小婉說著自己的見解。
賈蓉認同道:“娘子所言不差,沒準還是咱們身下的牛馬輕鬆些。”
理解到賈蓉的想法,兩人一路上都圍繞“牛馬”和“盛世”展開,等到了港口蘇小婉終於後知後覺的明白賈蓉口中的“牛馬”指代的是一群人。
這使得她更加不解,既是盛世人們為何過得如牛馬一般?
民港建設可以用如火如荼來形容,上千人喊著口號在各處勞動。
賈蓉一眼能看出已經初具模子,等再過半個月口岸就能平整完成,鋪上水泥,建起房屋倉庫,過完年二月份差不多就能投入使用。
到時候就能坐著收錢了。
泉州港是賈蓉做的試點,以泉州港的建設運營為經驗,之後其他港口建設就有參考,各方麵會更加完善。
海州、揚州兩處通商口岸由賈芷負責,前幾天也來信彙報了進展。
港口修建並不複雜,難在管理。賈蓉讓賈芷不要著急,等泉州港投入使用之後帶人先來泉州學習一段時間。
相對賈蓉的悠哉悠哉,蘇洵就沒那麼清閒,在工地上各處協調指揮。
沒辦法好侄兒賈蓉把攤子弄得太大,蘇家是真金白銀投到進去的,不操心根本不行。
賈蓉不打擾蘇洵對蘇小婉道:“閒著的時候多陪陪你嫂子,彆回頭她找為父抱怨。”
蘇小婉翻個白眼:“兄長還不是幫你?咱們蘇家想賺錢不需如此費勁。”
“可說不準,等港口投入使用才真正是你們蘇家嘩嘩進銀子的時候。”
雖然具體能賺多少賈蓉不確定,但內需、外需兩架馬車動起來蘇家躺著就能把錢賺了。
“賺那麼多銀子沒處花有什麼意思。”蘇小婉無所謂道,她生在富貴人家從來不缺銀子。
賈蓉有意逗逗小姑娘,模糊她的腹部玩笑道:“若咱們這次肚裡有了孩兒,娘子還會覺得銀子太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