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七十載!
穿越過來的前兩個月,楊秋一直是在迷茫未來和填飽肚子之間渡過的,滿腦子渾渾噩噩的,根本無暇他顧。
等他終於認清了現實,準備老老實實過生活的時候,終於發現了一個美妙的事實。
此時的香港,是可以三妻四妾的!
按說香港現在的製度也挺奇葩的,不少法律都跟著英國走,學習歐洲的法製法規。但在婚姻法上,卻還是沿用著《大清律》,容許娶妻納妾。
這真是光大男性同胞們的福音啊!
楊秋好歹也是個大男人,後世種馬後宮的小說也看了不少,這思想一開小差,就自動往yy之路上跑遠了,雖然他現在屁也沒有。
看看人家老王他表舅,住廉租房都有兩個老婆,咱要求也不高,就來那麼十個八個的就行了……
可惜yy完了一頓之後,楊秋就繼續賣他的報紙跑他的堂。
嗯,這叫——努力!奮鬥!
然後他轉行賣書沒多久,就碰上了搬到他隔壁的李毅兩兄妹。
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楊秋看這兩人長得也不像壞人,說話也客客氣氣的,所以閒暇時候也經常幫幫兩人。
什麼他們家木屋還缺材料啊,楊秋就時常去工地幫忙淘兩張瀝青紙或者半截蘆葦席回來;什麼缺油少米的時候,楊秋還幫著打醬油背米來著。
總之,對於楊秋來說,看著對方一個大男人帶著個小妹子,也的確不容易。
這就叫鄰裡守望互助嘛。
那時候的楊秋,就是個熱心好鄰居,也實在沒對李蔓起過什麼彆樣的小心思。
你想啊,這時的李蔓才剛十六歲,要擱後世,就一剛初中畢業的小丫頭片子,楊秋大她那麼多,中間妥妥地隔了三四個代溝啊。他能有什麼想法,純粹就是把李蔓看成自己的一個妹子。
嗯……,雖然後世校長帶初中妹子上賓館的也不少。
但楊秋,敢叫他自己一聲正人君子!
所以有時收工後,和李毅一起喝酒聊天打屁時,楊秋也是口無遮攔的一頓胡扯。什麼月球後麵有外星機器生命啊,什麼希特勒其實沒死變成了僵屍啊,什麼將來要三妻四妾左擁右抱啊。
隻要不是泄露他穿越天機的,他什麼都敢扯,反正這些亂七八糟的傳聞後世網上一大堆。
咱這猛料多,扯到二十一世紀都扯不完!
楊秋倒是沒注意到,他這一頓亂扯時,坐在旁邊安心聽講的李蔓眼裡都快冒小心心了。尤其是這丫有時講著講著,還蹦出幾句英文,那叫個高大上啊,把兩兄妹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蔓那時心裡就想楊大哥不愧是富家少爺出來的,懂的還真多,雖然現在落魄了,但是憑他的聰明才智,肯定不會在這久呆了吧。
想到這裡,李蔓不知怎麼心裡有點小難受。
這情竇初開的小丫頭,哪知楊秋現在侃侃而談指天滅地的外表下,妥妥地就是個半文盲。
其實一大半也怪楊秋的外表忽悠人。
這家夥來自二十一世紀,那是個衣食無憂的年代,穿衣打扮就講究個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所以來到這裡後,就算穿的衣再破再爛,楊秋也把自己打理得乾淨整齊利利索索。
再加上他的確長的也不賴,本來就是個坐辦公室的嘛,也沒受過啥風吹雨淋的,那皮膚比這時候不少富家小姐都好,硬是來了香江半年都沒曬黑。
所以等他把臉麵收拾收拾後,那一米八的身高站在一堆難民之間就跟個二百五十瓦的燈泡似的。
這想不讓人覺得他是個落魄了的富家子弟都不行。
後來讓楊秋慢慢注意到李蔓的原因,是他幫李蔓找了份工作。
五年赤藍內戰期間,大量的難民湧入香江這個和平堡,人口在這幾年間激增了一百二十萬,暴漲了兩倍。隨之而來的是嚴峻的住房問題,各種各樣的紙皮屋木板屋見縫插針似地在香江遍地開花。
比如楊秋他們住的自搭天台房,比如在八十年代程龍電影《警察故事》裡還能見到的,那依山而建一大片混居的簡易木板房。
嗯哼,當然,等這房子搞定了以後,人們就過上了沒羞沒臊的生活……
這年頭沒有電視機,收音機也少得可憐,楊秋他們樓就房東家有一台。至於電影嘛,總不能天天看,那是敗家,所以晚上除了沒羞沒臊外,也基本沒啥事了。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人們突然發現香江滿大街上,出現了很多兩三歲沒人管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