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錯。”
卜萬滄讚賞地點了點頭,看著遠方道“這裡勉強能在第一場備用,第三場是不用想了。嗯……,阿秋,還是拍個照記錄一下吧,萬一以後用得上。”
“好勒。”
楊秋趕忙收起濾光鏡,又從包裡拿出一個膠片相機,‘哢擦’兩下拍了幾張照片,然後還在記事本上記下這裡的地址與詳細情況,這一個外景探訪才算完成。
顯然,這個外景地被out了。
接下來,卜萬滄和楊秋兩人,繼續開始尋找外景地。楊秋一邊翻山越嶺一邊學習知識,倒是痛並快樂著。
還好這部戲的外景本就不多,隻有五場,不到一個星期便找齊了,楊秋的外景任務便告一段落,準備進入劇組開始打雜。
不要以為楊秋的外景劇務就這麼卸任了,到時候拍外景時,整個出外劇組的行與吃,可都要他安排的。這才是考驗人的地方,現在還隻是開胃菜而已。
就為這,楊秋不僅找趙大剛請教了不少,後來還把幾個外景地周圍跑了好幾遍,哪裡飯菜便宜又好吃,哪裡的路好走,規劃都整整寫了十多頁。
《大涼山恩仇記》的宣傳一經啟動,對外的宣傳便又是‘百萬巨製’!
楊秋頗有些無力吐槽了,《國魂》是百萬巨製,《大涼山恩仇記》又是百萬巨製,是卜導隻剩這麼個宣傳企劃,還是李祖詠大老板窮得隻剩下錢了?
不過,《大涼山恩仇記》劇組的錢不少是肯定的。
開始籌備不到半個月,攝影裡的內景便都搭好了,木頭竹板的房子,泥糊的牆壁,內室、外室、牲畜欄、屋前的小坪甚至牆上的掛飾一樣不缺,而且全都做舊了,一看便以為是那些深山夷民的老房子。
就連特彆定製的三十多套服裝,也全部到齊。
這些衣服可不簡單,可是專門找的民俗學者谘詢,照著民族服飾原樣做出來的,可比攝影棚裡搭的房子還貴多了。
總之,從開頭的籌備就可以看出,永華不差錢。
隨著開拍日期漸漸臨近,不少演員都提前來片場磨合參觀,楊秋也見到了這部戲的大部分演員。比如飾演蘇古達、有過幾麵之緣的王元龍,比如還有飾演烏沙克的影壇小生、三十七歲的劉穹,當然,飾演亞猛的羅四維就不用說了。
至於飾演楊秋頂頭上司陳營長的人,是永華的新人演員鮑芳。
說鮑芳是新人,其實是指電影方麵,不過人家已經演了七八年話劇了,算是老演員了。
這家夥來香江之前沒演過電影,後來進了永華,在《國魂》和《清宮秘史》裡跑過大龍套。這次能撈到一個大角,甚是高興,見誰都笑嘻嘻的。
每當有人調笑他為啥笑嘻嘻的,他倒又不好意思了,總是搓手笑道“這不是,孩子快出生了嘛,心裡高興。”
“哦————”眾人一陣怪異地長嚎。
當然,楊秋對這家夥就挺熟了,畢竟人家鮑芳是《蓋世豪俠》裡的極樂老人、《笑傲江湖》裡的風清揚、《鹿鼎記》裡的洪安通、《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等等。
八九十年代還能在香江演藝圈裡混的老戲骨,楊秋也是稍有耳聞的,就更不用說他有個更讓人耳熟的女兒了。
就在《大涼山恩仇記》即將開拍的前一天,楊秋接到他人生中第一張拍戲通告時,永華發生了一件大事——張善昆,離開了永華。
這位永華的創立者、山頭之一,在華語影視圈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把手裡的永華股份作價六十萬,賣給了李祖詠,然後赤條條地離開了。
雖然他沒有當麵帶走永華一個人,但這湖平靜的水麵下,卻絕對不算安靜。
風雨欲來,人心思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