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嫡母的太上皇後鬆了口,齊王的生母也無可奈何,再加上淩不語已經借水閘圖紙釣到齊王,接下來的事情便好辦得多。
“淩不語,你覺得暗害聶愛卿的會是何人?”
方公公擦拭完聶正書房的椅子,端木崇撩開衣衫大大方方地坐上,一如在自己的禦書房那般自在,隻是笑意不達眼底,看著有幾分虛無。
“聶大人昨日遭難後第一時間便稱是前首輔大人害他,但小民不以為然,”淩不語說道:“因要準備進入朝堂,小民也時刻關注朝堂之事,坊間稱前首輔大人成功乞骸骨。”
此事端木崇與他說過,淩不語提起來極為自然:“而聶大人在紫宸殿裡與盼著前首輔大人歸位的臣子們據理力爭,得罪了這位前首輔大人。”
“從明麵上的矛盾來看,最想讓聶大人吃些苦頭的的確是這位前首輔大人無疑。”
淩不語一口一個前首輔大人,這稱呼是稱到了端木崇心坎裡,聽著格外舒爽。
“事實如此顯著,且用的又是普通百姓無法接觸到的辣椒堿,就進一步將範圍縮小,必是朝中的達官貴人無疑,前首輔大人的嫌疑就更大了。”
“隻是小民以為此事太過明顯,反而不應該是前首輔大人所為,他就任首輔這麼多年,豈會做如此顯而易見的事情,在這緊要的時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如今他的擁護者仍在為他重歸首輔一職而努力,他卻在這空當去整聶大人,不合理。”
“此絕非明智之舉,不是兩朝首輔會做的事,小民以為——此事另有隱情。”
魏嫵將字字句句聽得分明,深以為然,隻是她心中所想恐怕與淩不語一致。
若是如此,聶大人將成為重要的一環,他可不是傷得真好?
端木崇輕笑一聲,極輕極輕的笑聲在安靜的聶家書房裡猶如貫耳:“看來你猜到了。”
淩不語埋首道:“陛下英明罷了。”
“李拜身為兩朝首輔的確勞苦功高,可惜此人心術不正,所謂門生遍布朝堂,內閣、翰林院、六部乃至軍中都有他不少擁護者,此人,必不可留。”
端木崇淡淡地說完,不顧得眼前兩人並非自己的臣子,而是普通的子民,舉重若輕。
淩不語默然,魏嫵就更無話可說,她頭回見到皇帝,正眼也隻看了一眼罷了。
剛才一句“陛下英明”就足以說明淩不語猜到聶正受難實是皇帝親為,目的就是要讓事情說不清楚,無論如何接下來李拜會成為第一嫌疑人飽受爭議。
端木崇也猜到依聶正的腦袋瓜子想不透真正罪魁禍首,直臣不代表聰敏。
恐怕他現在隻在慶幸陛下不追究他假扮重傷之舉,反而窺不透自己在其中的重要。
且讓聶正將矛頭直指李拜,給妄想還回到首輔之位的李拜迎頭一擊,這就是他的用意。
隻是半道上殺出淩不語和魏嫵這二人,好在淩不語搭救及時後還讓聶正假扮重傷,若沒有這一出,他的滿腹心思就要打水漂。
想到自己親自點的狀元郎——安插下去的暗棋若壞了自己的事,也隻能暗自吞黃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