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表自己對太上皇的忠誠,後又對太上皇所為表示憤慨,再是對自己一生做總結,一句“半世戎馬半世蕭,生前伴君作良臣”可謂精準提煉。
他欲作良臣,可惜照樣冤死黃泉路,與君王不複相見,哪怕是死,在九泉之下也無愧於心,最令人動容的是最後一句,但依淩不語看來,也是大有深意。
所謂“忠魂依舊守元昌”與第一句“割肉奉君奉丹心”形成鮮明對比。
魏韋此前忠於君,但此後隻忠於元昌!
他所提倡議也是為了元昌的黎民百姓!
“他這外孫女也是個有氣性的,和外表截然不同,以後能關照就多多關照。”淩長河拈起一塊點心扔進嘴裡:“糕點也做得不錯。”
吃得不少,自然也吃出經驗,自己動手也能得成果。
淩不語笑笑,拿起一枚,這兔子捏得十分生動,尤其那紅眼點得極為逼真,與本人頗像。
魏嫵還真不知道對門其中一戶就是淩不語家,按著規矩這一街道上的每家她都帶著外祖母跑了一趟,除卻要搞好鄰裡關係外,想的是外祖母以後有鄰裡關照。
那戶姓淩,老人家生得十分和氣,說話也斯文有理,收了禮物後一直請她們進去坐。
今日隻是簡單地搬過來一些東西,要過不少天才能搬乾淨,且要等肖牙郎。
肖牙郎已經拿著紅契去官府報備,這樁買賣就此板上釘釘,再無糾紛。
回到位於窄巷的家中,祖孫倆都十分興奮,尤其是謝氏,她做夢也沒有想到外孫女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讓她們遷到長街,她心情一好,氣色也好看了不少。
“當初左大人建議你進官媒所,我還擔心你做不來官媒的事務,沒料到你風生水起。”
謝氏歎息道:”如果沒有當年的變故,你在卓家長大,現在理應也到了嫁人的時候。”
不僅如此,依著卓家的門戶和魏家的門戶,外孫女必定能挑一個門當戶對的好郎君。
如今這一切都打了水漂,像樣的男子是看不上她們現在門戶的,而讓外孫女去將就嫁人,她也是萬萬不允的,好在今年才十七,仍有三年。
謝氏甚至想到,若到了十九仍無變化,那便找個有潛力的讀書人嫁了便是,對方是否有前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知書達理,與外孫女能有話講,貧寒些也無妨。
朝廷為了繁衍人口,推出配婚令本無可厚非,但偏有嫵兒這等特殊情況的姑娘,無解!
次日一早,官媒所裡準備就緒,淩不語大清早地聽了各位姑娘們的彙報,查閱了登記資料,最近說媒的不在少數,大多是雙方父母達成共識,僅需要官媒所上門提親,相對簡單。
等大致了解最近官媒所的動態和進展後,淩不語才與魏嫵出發前往聶家。
待到聶家門口,才發現門口聚集著不少百姓,裡三層,外三層,個個朝裡麵張望。
“請問這是發生何事?”淩不語問起身邊的男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