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青雲早前就說過想要販海,如今海運盛行,港口發展迅速,利益之下發展出大小海商無數,而這些海商以沿海居住的海船戶為主。
海船戶有上、中、下戶之分,上戶為大海商,中下戶為中小海商。
海上的情況如今是大海商占據主導地位但數量不多,中下戶的中小海商占絕大多數。
元昌國對市舶製度很是開放,巨大的商業利潤吸引無數子民加入販海行列。
就連居住在海邊的普通鄉民,本身雖然不具備販貨出海的人力財力,但也能托人帶貨,隻要轉賣出去就讓海船隊抽成,自己也能賺些錢。
這麼龐大的海商隊伍,路青雲以新人之姿闖入,不怪得在信中說——“暫無歸期。”
“路青雲走了,接下來你頂替他的位置,外麵的生意你來盯著,打聽消息的那幫人由你來管。”淩不語迅速做了安排:“他手底下叫馮四的多接觸,儘快接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前首輔李拜離開的日子就到了,大清早地在城門外,李黨聚集。
李拜如今一襲布衣,故意穿得樸素,沒有官服傍身,整個人的氣勢都少一截。
李貴妃的馬車出現時,李拜麵色微變,而不少聞風而來的百姓也不禁驚呼:“是宮裡的馬車,聽說陛下允許貴妃娘娘出宮相送,這可是天大的恩賜。”
“李大人曆經兩朝,這也是應得的,可惜,為什麼非要上書乞骸骨,又乾出糊塗事。”
“可不是,險些晚節不保,幸好聶大人的事最終沒有牽扯到他。”
李拜是上了年紀,但耳朵又不聾,聽著這些議論麵部抽搐,險些端不住神情。
他雙手背在身後,見到女兒李柔青步下馬車,隻是看一眼她的神色就知道不妙。
往昔不可一世的李貴妃如今也頗有蕭索,雖仍打扮得華麗富貴,但身形儼然瘦了一圈。
華服在身也遮擋不住李貴妃的頹然之色,看在百姓眼中隻當她是哀泣父親的離開。
“小民參見娘娘。”李拜上前施禮,抬頭時見到李柔青不甘的眼神,輕咳提醒她收斂。
“父親此去遙遠,千萬保重身體,陛下不便親自前來,著女兒給父親帶話——去至家鄉安生頤養天年,另外,鳳印已經回到女兒處。”
雖說鳳印歸還,不再四妃輪流掌管,李柔青也沒有多少歡喜之意,這鳳印是用她父親的前程換來的,皇帝他是打一巴掌又給一顆甜棗。
李拜心頭一激,示意女兒和他走到一邊,兩人對視一眼,他低聲說道:“如今你後位無望,但隻要皇帝一日不立後,你不再出錯,這鳳印就在你手中。”
“當務之急仍是誕下皇子,方有一搏的機會,否則我李家將徹底消亡於盛京城。”
李柔青眉眼微紅:“父親有所不知,陛下這些天來從未翻過女兒的牌子,除偶爾過來看望女兒,從來不會留宿,父親,他是鐵了心不讓女兒有後!”
李拜雖早有預料,這是最壞的結果,但他人還沒有真的走,端木崇就把自己女兒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