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事。”端木崇說道:“大理寺幾番追查都未查到行刺景大人的羽箭來自何處,依你看,這是為何?”
“小民記得當時曾有一活口。”淩不語說道:“看來此人也難尋覓,弄不好早被滅口。”
“那羽箭的工藝相當精湛,可如此乾淨利落地隱藏起來,實在是少見。”端木崇說道:“你也知朕一直暗中查探不少官員,這一次,偏與他們都無關。”
“或是他們還未露出痕跡,怪哉,怪哉,按理說最有嫌疑的應是李黨,如今右相空懸,他們都盼著自家陣營裡能出一位右相,但這次並未抓住他們的馬腳。”
聽皇帝的口氣,甚是遺憾!
淩不語忍俊不禁,方公公在一邊笑著,陛下在狀元郎麵前還算放鬆,能顯露真實的情緒,難得呀,雖說景泰遇刺之事沒有下文,起碼有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但凡覺得自己有點嫌疑的人都不敢動作,一個個老實地縮起來。
淩不語聽著聽著也動了心思,難道真的不是李黨所為,李拜及其門生並未動手,那還有誰會想置景泰於死地,難不成……又是陛下自導自演?
呸呸呸,心裡剛冒出這大不逆的想法,淩不語就咽下這念頭,那可是皇帝,不可妄自猜測,而且要真是自己人做戲,龍衛可是下的死手,橫屍無數,僅留一個活口!
這麼一想,淩不語就打消了這個想法,到底是李黨做得太隱蔽,還是仍有暗手?
端木崇的疑惑並非是裝出來的,這件事情確實不是他所為,景泰是真正的賢臣,他豈能在他頭上動這種心機,隻怕景泰曉得後會生出反骨,不視他為可效忠的明君。
這才叫自作聰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萬分地劃不來。
三樁刺殺案,前兩樁都明明白白是北安密探、死士所為,唯有景泰之事實在是猜不透。
淩不語從皇宮出來的時候時辰不早,方公公親自送他到了宮門,一路上方公公的興致都極高:“狀元郎有所不知,自從那夜陛下與您把酒夜話,第二日便卸下心頭大石。”
“就算臣子萬萬千,都不是陛下可以傾吐心事之人,咱家是真心慶幸有公子的出現呐。”
淩不語心想這方公公是真心心疼皇帝,不由和說道:“您也了不起。”
話說得淡,但方公公聽懂了,無奈道:“陛下生來就是皇子,是嫡子,後來又成了太子,如今又是皇帝,從來不曾像普通人家那樣享受過父愛。”
“淩公子也曉得的,太上皇不僅是陛下的父親,更是一國之君,總要為江山社稷著想。”
對,所以皇家無父子,更似君臣。
太上皇可以挑選自己的繼承人,無論親厚深厚,隻看適合與否,更看能否坐穩江山,讓端木家族的江山穩固千年萬年,端木崇生來就不會有普通人的父愛。
方公公看得清楚,也心疼皇帝,淩不語站定,篤定道:“隻要陛下信小民,小民可以效忠一生,若為子民,敬他,擁他,若為臣子,助他,利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