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硝石其實就是後來的硝酸鉀,自然界中的硝石往往是土壤中含氮有機物質在細菌作用下分解、氧化成硝酸後與土壤中的鉀素化合而成的。
能夠自然析出硝石的地方,往往也都是人畜聚集區,元昌朝硝石產量最多的地方在永濟,每年二至十月份中天氣晴朗乾燥時,地表便會析出皮殼狀的深褐色硝土。
此外,內陸鹽湖或鹽堿地也是硝的重要自然產地,但產出的往往不是製造火藥所需的火硝,而是芒硝,僅可作為藥用。
具有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之功效,與可用作火藥的硝石完全不同。
元昌朝對硝的認識還沒有細分,更不知道這兩者差得有多大,所以一開始送來的居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硝石,淩不語也就按著性子做試驗證明兩者的不同,
但就這一步,就讓齊王對淩不語佩服得五體投地,現在看著淩不語對著那木炭發呆,趕緊上前一步,說道:“怎麼,這個也有問題?”
可不是有問題,大概是自己實在是不記得化學方程式,加上計量問題,自己沒法精確地弄出質量比,所以一直導致配出來的火藥不能徹底燃燒。
在區彆出了兩種不同的硝以後,淩不語現在將目光放在炭上,他記得麥粒黑火藥的爆破力最強的,既然要將來用作武力,就應該往最強的配比走。
“這炭是用什麼木材燒出來的?”淩不語問道。
這可把齊王為難壞了,淩不語說要炭,送過來的就是成品炭,他還能從這烏漆麻黑的玩意溯源出是什麼樹木來?他這雙眼睛也不過是普通人的眼睛,看不出來!
“淩不語啊淩不語,你可真是我的克星,等著,我去問問!”齊王立馬甩開袖子走了。
現在區分開了硝石,還要排除炭的種類,一般柳樹燒的炭可以用來製造火藥,但要是用赤揚則會更好,用恰當的溫度燜燒過後,這種炭才是最適合做火藥的木炭。
而硫磺是三種原材料裡問題最小的,當朝將其作為藥用,所以提取得很純淨。
淩不語知道以當下的工具和工藝隻能做出早期的火藥,但他要的不是最早期的那種像麵粉一樣的玩意,飄揚的粉塵容易爆炸,他可不想剛進仕途就把性命玩完。
所以最好加入一點水、酒或者是硝溶液讓其成形,而不是麵粉狀,這樣安生性能更高。
現在這原料先得夠純,再說配比的事,他那天看過那幫西洋人的火槍,從槍膛來看,用的應該是填充式的麥粒,那元昌起碼也要弄出對等的玩意來再說。
麥粒的火藥就是在原始的麵粉型裡加了溶液,後麵再碾碎成糕餅的形狀,用磨床再次碾碎,最終形成穀粒的大小,再篩成各種規格的顆粒,最小的能像黃米一樣。
這一套工藝其實不難,而且更安全,這一套工藝不僅安全,麥粒比起粉末燃燒效率高兩倍,而且沒什麼雜質,不容易受潮!
果然如淩不語所料,那木炭用的就是普通的楊樹,齊王繞了一個大圈子才找到根源,結果聽這小子說要換成赤楊做的木炭才行,氣得一腳就踹過去:“你不早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