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顧靖澤的再度發言。
其餘財團代表對視一眼,紛紛表態願意出資幫助受苦的同胞們。
十分鐘後,總金額鎖定在1500億。
最關鍵的是——這筆錢不走政府財政,而是由七大集團聯合監管,每一筆支出公開可查。
五天後,西南某山區。
老農民張大山盯著手機短信,手不停發抖,“婆娘!快來看!真的到賬了!”
【華夏聯合救助銀行】您尾號xxxx的賬戶收到轉賬5000元災後生活補助),可用餘額5123.5元。
隔壁的王嬸哭著跑過來,“我家也收到了!還多給了3000,說是孩子讀書補貼!”
這樣的場景,發生在全國十七個省、兩百多個縣市。
沒有克扣,沒有拖延,錢直接從監管賬戶打到個人銀行卡。
某地官員試圖攔截資金,要求“統一分配”,結果當晚就被影狼衛帶走調查。
顧靖澤放話:“誰敢動這筆錢,我就動誰的命。”
發錢隻是第一步。
顧靖澤很清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計劃書中提到了三個目標。
第一:工廠複工目標
投資50億重建東南沿海三家大型服裝廠,優先招募當地失業工人。
與軍方合作,將廢棄軍工設施改造成民用機械製造中心。
第二:基建狂魔再啟動
修建十二條連接偏遠村的公路,確保物資運輸暢通。
修複三十七所中小學,教材、師資全部由顧氏教育基金會承擔。
第三:醫療保障網
白氏醫藥集團組建100支流動醫療隊,深入鄉鎮免費診療。
在災情嚴重的地區新建簡易醫院,藥品成本價供應。
……
一個月後,效果顯現。
某地暴民主動解散,拿著身份證去工廠報到,“上麵說了,乾活才有飯吃!”
曾被武裝團夥控製的婦女,如今在新建的紡織廠領到第一份工資,淚流滿麵。
孩子們重新走進教室,黑板上寫著:感謝顧家集團以及捐助的好心人。
白今夏視察某重建小學時,一個小女孩跑過來,塞給她一幅畫:太陽下,兩個大人牽著許多小孩的手。
“這是顧叔叔,這是你,這是我們。”女孩天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