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加上ong,無疑是這場聚會的焦點。
注意到李景元的目光,周洪濤朝李俊峰微微點頭,錢波則微笑致意,主動向李景元打招呼。
兩人都極具遠見,了解李景元的作為後,他們也在思索是否能將李景元的策略運用到自己的生意中。
特彆是錢波,實際上他已經開始實踐了。
他在商場樓下豎立了幾塊巨型海報,為商場帶來了大量客流。嘗到甜頭後,錢波已在其他地方也開始設立海報。
全縣城內外,目前已張貼了近一千張大大小小的海報,這讓錢波的收入幾乎翻了一番。
周洪濤對李景元示好,是因為他看出了李景元的非凡之處。
"小李,過來這邊坐,我很想和你交流交流。"
周洪濤直接邀請李景元坐在自己身旁,剛好有個空位,空位的另一側就是錢波。
李景元也沒推辭,沾染著鮮血,徑直坐到了周洪濤的身邊。
"李小哥的手法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先前我們也做宣傳,卻未曾嘗試過這樣的方式。"
周洪濤的話語,讓李景元心知肚明,他也對這種海報產生了興趣。
"這隻是些小技巧,我僅是小本經營,遠不及周老板您。做生意必須吸引顧客,若無客流,理發店的收入怕是難以糊口。"
李景元運用了許多現代術語,這是他有意為之。這些人物非同小可,想引起他們的注意並結交,絕非易事,他必須展現真本事。
果然,幾人麵露困惑,顯然不解其意。
"何為引流?何為流量?"
這些術語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畢竟他們尚未接觸互聯網,手裡的手機僅能通話,自然不知流量為何物。
"打個比方,流量就像縣城的人口,引流就是引導這些人來我店裡消費。"
如此直截了當的解釋,周洪濤等人並非愚鈍之人,立刻領會了。
"原來如此,小李果真才智出眾,想不到知曉如此之多。我們都老了,我敢斷言,待你到我這年紀,必定比我更勝一籌。"
周洪濤所言發自肺腑,李景元的能力顯而易見。
錢波此刻已低頭沉思,回味李景元剛才的話語。
周洪濤從事房地產,對引流和流量的概念並不感冒,關鍵是他還未意識到這對他的生意有何幫助。
他尚未察覺其重要性。
然而,錢波心中已有了隱約的構想。
他也需要與李景元一同“引流”,引導縣城的“流量”進入自己的商場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