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飛石已完成
成功解鎖建築拋石訓練場
科技民俗已完成
成功解鎖建築文化廣場
科技製度已經完成
成功解鎖新建築宣傳中心
楊傑操作係統界麵,同時指揮著族人開始修建新解鎖的建築。
土製燒磚法顧名思義就是那種最簡單粗暴的燒磚方式,基本半個月時間就可以成型。
做一個木製的模具,再用粘土裝填,形狀差不多即可,放到磚窯裡麵燒半個月左右即可,這種磚質量很差,但在農村蓋一個豬圈還是可以的。
至於那種標準化的磚就複雜多了,而且周期很長。
首先要找地下兩尺以下的粘土,俗稱“膠泥”,這種粘土塑性好,一般在地下形成滿足十萬年左右。
接著挖掘出來的粘土,還要經過達到半年之久的風吹日曬,經過自然地侵蝕其內部分解鬆化,然後再進行手工粉碎、過篩,隻留下細密的純土。
這還不算完,接著將純土加水滋潤,像和麵一樣反複和煉,當然,這裡肯定不是用手,可以用牛力踩踏,做成稠泥,人力翻泥和煉大致要5到6遍,這道工序直接決定成磚的質量。
然後和煉好的泥土通過製坯模塑形,塑形時泥土要壓實,放磚坯的地方要鋪層細沙,防止粘連。
經過挖掘—風乾—和泥—製坯後,最後終於可以入窯燒製,大概在一至兩個月。
這便是城市裡蓋高樓所用的磚,以楊傑現在目前的條件現在想都不要去想,能在一個月裡把圍牆糊弄起來就已經很效率了。
第二項科技飛石並不是字上丟石頭的意思,而是一種鼠族常用的遠程攻擊手段,用繩子或是藤蔓的頭尾部位分彆綁上核桃大小的石頭即可。
用法也很簡單,就是拿起繩子的中間位置,舉過頭頂反複用力旋轉,達到一定速度後朝著目標的腿部丟出去,這玩意需要練習,不然根本沒有準頭而且容易誤傷隊友,像影視劇裡出現鉛球一般大小的飛石是很不科學的。
目前楊傑所處的石器時代裡,科技水平上隻具備了初級木製工藝,而弓箭和弩箭分彆所需的硬弓和扳機都需要中級木製工藝作為前置,所以目前對於楊傑來說,長矛和飛石是現階段最好用的遠程攻擊手段。
補充一點就是,弓箭的製作絕不是拿一根動物韌帶綁上一根木頭那樣簡單,必須要考慮穿透力和射程範圍的話,倒不如直接丟石頭來得實在。
文化廣場其實就是一塊稍微規整的空地,能夠增加族人的舒適度。
至於宣傳中心就重要多了,有了宣傳中心之後楊傑直接通過係統頒布了兩條政令。
第一條類似於h國的全民服兵役製度,要求全部鼠人都每個月要去訓練場完成一定的訓練量,畢竟前期兵員十分緊缺,隨時都有可能進入全民皆兵的戰爭狀態。
第二條類似於獎懲製度,楊傑最近巡視部落發現有不少農民存在偷奸耍滑磨洋工的行為,所以設定了類似於公司績效考核的獎懲機製,並安排幾名鼠人專門監督負責這一塊。
至於那些種田“績效”墊底的族鼠該怎麼處理?
很簡單,最近民兵不是很缺鼠嘛,那些想要偷懶的家夥統統送到舒克的手下當兵,既然不想種田就好好當兵。
這種獎懲機製不僅要處罰那些耍滑頭的鼠輩,同時也會對踏實肯乾的打工鼠們進行不同程度的獎勵。
除此之外,楊傑還和舒克商量出了一套民兵的訓練體係。
主要以機動性和團隊配合訓練為主,圍繞戰鬥意誌素養培養民兵的集體意識。
具體要求例如每日的野外拉練必須達到十公裡以上;冷兵器的對練時間不得少於2小時。
總之,楊冰楊傑將自己所理解那一套現代化練兵的思路直接套用在了這群族人的身上,現在時間緊迫可容不得自己再挑三揀四。
夕陽西下,又是充實的一天,族群裡的成年野鼠們各司其職不停地忙碌著,鼠穴中的幼鼠們也正一天天的茁壯成長起來。
一切正有條不紊地往好的方向發展。
可楊傑不知道的是一場危機正悄然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