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晉!
前山寨有兵員000餘人,配戰馬百餘匹,步、水、騎兵種齊全,駐守前山的副將韓滔雖然品級是從二品,得知老十被貶到自己手下當把總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趕緊東羅西湊想將兵員補足到九成,但從他接到聖旨到老十抵達,中間隻有0多天的間隔,因此,隻得在自己隊伍內抽調,先將老十統領的驍騎營左司整滿員了再說,如此一來,其他各隊缺額就更大了,韓滔一邊戰戰兢兢的請老十多歇息些日子再上任,一邊焦頭爛額的到處想轍。
老十倒也寬厚,告訴韓滔不用瞎忙乎,他是來當差的,又不是欽差,韓滔這才算是鬆了一口氣,雖說兵員仍在補充,但卻沒那麼心急火燎了。
慶幸的韓滔隨後就發現老十很有分寸,到前山寨三個多月,除了管理驍騎營左司,絕不插手其他事宜,這讓韓滔給康熙上折子時又說了老十不少好話,於私於公,都希望康熙能最大限度的縮短老十的刑期。
韓滔漸漸不再將工作重心放在老十身上,開始專心琢磨廣州將軍管源忠的喜好,管源忠是漢軍鑲黃旗人,去年才上任,算是韓滔的頂頭上司。因共事時間尚短,韓滔還不太熟悉他的辦事風格,因此在寫折子彙報軍務時,下筆就分外小心。
這天韓滔正在費心斟酌用詞,就見一名親兵氣喘籲籲的跑進來,大驚失色道“大人,不好了,十阿哥身邊的侍衛劉貴回營召集人馬趕往基督城了,說是怕十阿哥吃虧…”
自明朝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借地晾曬”貢物混入澳門後,通過行賄明朝官員漸漸站穩了腳跟,逐漸在澳門半島圍起了一堵鞏固的人工城牆,建成長期的居留地“基督城”。上千戶葡萄牙人以及他們非洲、東南亞等地掠買來的數千奴隸都居住於此。清朝後來也沿襲了明朝的舊例,雖然順治時期也曾想過將葡萄牙人驅逐出境,但因傳教士湯若望說情,也就不了了知。
此時的大清,上至天子,下到黎民,都有非常強烈的天朝上國的自豪感,對西洋人很是不屑,將之歸為未開化之人。雖然偶爾也會發生漢人與葡萄牙人的糾紛,葡萄牙人卻是一點治外法權也享受不到的。負責管轄澳門一帶的香山縣縣衙儘管也不願處理涉及西洋人的糾紛,覺得煩,給化外之民講道理那簡直是對牛彈琴,但隻要大清子民擊鼓告狀了,那絕不會搞區彆對待,遇到正直的,自然秉公辦理,誰也不偏袒,遇到貪腐的,天平就稍稍傾斜給出銀子打點的一方,銀子才是硬道理,與種族無關。
澳門一帶的西洋人早生了一百多年,無法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
但既然是化外之民,那給人的印象自然脫不了野蠻二字,因此,韓滔一聽老十與西洋人起了紛爭,居然還回營搬救兵,根本顧不上問事情原委,立即傳令親兵隊伍集合出發,並下令全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若堂堂皇十阿哥在自己的地界被西洋人占了便宜,那玩笑可就開大了。
韓滔一陣快馬疾馳,沿途儘見關閘以南的百姓紛紛朝基督城趕,料想事情鬨得不小,忙留下一行人負責勸阻百姓好好回家呆著,沒事少去湊熱鬨。
當韓滔心急火燎的趕到事發地點時,遠遠就見驍騎營左司的士兵與葡萄牙士兵對峙著,氣氛一觸即發,海關澳門總口的防禦雙壽已經早一步趕到,正在與葡萄牙人交涉。
見韓滔走近,正在搖頭的葡萄牙人忙嘰裡呱啦的朝他說了半天,韓滔一看,原來是馬查多,澳門第9任總督,也是去年才上任的。
旁邊一葡人用流利的漢語翻譯道“將軍大人,你的手下在此挑釁尋事,你一定要主持公道。”
等雙壽見完禮,老十才馬馬虎虎打了一個千,說道“大人,這點破事怎麼連你也驚動了?”
韓滔沉著臉,沒理老十,對馬查多怒道“總督大人膽子不小啊,居然敢與我大清兵戎相向!”
經過簡短的交流,翻譯又傳話道“將軍大人,我們一直恪守貴國的法律,按時繳稅,沒有任何冒犯的地方,可你的手下卻無端生事,我們也是被逼無奈。既然將軍大人到了,想來一定會為我們主持公道,我們這就叫士兵後撤。”
翻譯還沒說完,葡萄牙士兵便放下手中的滑膛槍,齊刷刷的後退到了一米之外,韓滔暗暗鬆了一口氣,剛想問老十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聽老十道“大人,你告訴他,不把人交出來,爺就把這兒踏平了!”
翻譯忙又朝馬查多耳語,雙壽則趕緊小聲告訴韓滔原委。
按老十的說法是,他在繁忙的軍事訓練之餘,好不容易才勉強抽了點閒暇時間來澳門逛逛,結果,一葡萄牙人三番五次的無端找碴,老十不願與之一般見識,覺得掉價,同時也為了給這些化外之民展示天朝風範,便一忍再忍。結果那人居然敢光天化日之下拿火槍威脅老十,大清明文規定,民間不準私藏火器,因此老十為了維護大清律法的尊嚴,誓必要將此人繩之以法。正要將此人綁了,葡人就來了一列士兵掩護罪犯逃跑了。
接下來的事,韓滔也就知曉了。
雙壽說完事情原委,又補充道“下官趕到時,也給十阿哥解釋了,澳門的治安咱們一般都沒管,所以洋人多半都私藏有火器,十阿哥說,洋人舉著火槍亂掐一氣,他管不著,但他們拿火槍指著大清的臣民,那就是違反了大清律例,十阿哥還說,若有了紛爭,咱大清的子民拿著菜刀和洋人火槍對著乾,肯定吃大虧,所以一定要葡人交人。”
不管事件起因是真是假,反正結果是真的,那就是老十一定要逮人。
韓滔略加思索,對馬查多道“你方惹事在先,陳兵相見在後,我勸總督大人還是將嫌犯交出來的好,以免徒增事端。”
馬查多聽後,搖搖頭,“不,是大人的手下滋事在先,我們有大量的證人可以作證。”
韓滔道“大清律例規定,隻要與我大清子民起了糾紛,就得由我大清的衙門受理。”
老十嘖嘖兩聲,走進馬查多,指著翻譯道“告訴他,這裡輪不到他來說三道四,爺給的一個時辰期限就快到了,屆時再不交人,爺就派人挨家挨戶搜,他的總督府也不放過!”
馬查多大叫道“我抗議,我要向你們巡撫大人狀告你!”
老十哈哈大笑,“爺等著!”然後眼光左右一掃,厲聲道“都給爺打起精神來,時辰一到,全城搜捕!”然後才對韓滔笑道“大人,你沒異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