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晉!
科爾沁親王巴巴的看著太後,期望太後能給他個準話。
雖然昨夜皇宮侍衛靜悄悄的四處搜尋,但那麼多人來回的跑動,而且個個領隊的來頭都不小,蒙古王公怎會不上心,更何況入夜後那星星火把在夜色中更是醒目,想忽略都難。
因此蒙古王爺貝勒們全派出了探子,四下打探,雖然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事,但卻也有神通廣大者打探出熱河行宮內外也沒得安寧。
兩下一聯想,想來應是出了什麼皇家辛秘,眾人便安下心來,袖手旁觀,反正事不關己,沒什麼好摻和的。
不想,烏爾錦噶喇普郡王卻突兀的跑到康熙大帳見駕,而在烏爾錦噶喇普郡王進賬後不久,各路人馬皆立即鳴鑼收兵。
如此以來,諸位蒙古王公的心思便活絡起來。
紛紛將焦點轉移到弘暄身上,本來也是,在熱河,烏爾錦噶喇普郡王與皇家的聯係紐帶除了弘暄,似乎還是隻有弘暄。
眾人紛紛猜對了方向,但卻想不出細節,不知道弘暄小小年紀到底牽扯入什麼事件,竟然鬨得如此人仰馬翻,於是紛紛提前給粗使婆子下達了命令,在沒有新的指令下達前,一定要將自家的女兒、孫女看緊了,等弘暄禁足期滿,嚴禁她們往弘暄麵前跑。
此時,大夥才紛紛羨慕漢人的禮儀教育,哪象自家的小姑娘,一個個都由著自己喜好來,將長輩的話全當成耳旁風,當然,也有那思維怪異的,準備回家後就找些漂亮的半大小子來充實隊伍,免得自家的小姑娘以後輕易就中了美男計,連糖葫蘆都沒吃到就傻乎乎的被騙走了。
但科爾沁親王的思慮則更深一些,雖說科爾沁一直與大清皇室聯姻,但總的說來那都是老一輩的事了,雖然科爾沁不缺大清公主,但康熙的後宮卻沒一個科爾沁女人,太後畢竟年紀大了,科爾沁還不知能再儀仗太後幾年。
科爾沁一早就意識到了自己麵臨的危機,但這麼多年,儘管做了諸多努力,就沒一個科爾沁女兒成功嫁給皇子,更彆說太子和康熙了。
可想而知,科爾沁的心情有多複雜,如今雖將聯姻的要求從找尋靠山轉為了挖掘金山,可若這金山背後牽扯勢力太多,那對科爾沁就不是幸事了,畢竟弘暄離那位置過於遙遠了些,科爾沁犯不著為他得罪實力派人物。
因此,科爾沁親王一大早就來求見太後,開門見山的指出科爾沁確實想多幾門賺錢的營生,但眼下部落的光景也過得去,犯不著冒大風險去帶領大家奔小康。
關於弘暄失蹤一事,本來是瞞著太後的,但因要借助太後召集那幫蒙古格格,因此,太後得到消息的時間雖晚,但的確知道實情。
聽了科爾沁親王的話,太後歎了口氣道“唉,哀家一向不管朝中之事,就是想管也管不來,不過敦郡王母族勢大,就算他與阿靈阿不合,但他的舅舅又不止阿靈阿一人,在京中並不是就真的沒了依仗,弘暄的母族也不容小窺,哀家隻覺得弘暄以後若不是犯了潑天大罪,至少能當個安穩貝勒。不過這些事都說不準的,你自己拿主意罷。”
太後這話說了當沒說,但科爾沁親王很了解太後,知道太後並不是說的托詞,而是她本身思維就有這麼簡單,當下便為難道“這,弘暄到底惹了什麼事?怎麼昨夜這麼大動靜?”
太後淡淡道“打聽這些沒用的做什麼,若敦郡王知道你這麼挑弘暄,還不知道會生出什麼幺蛾子呢。”
科爾沁親王不服氣道“弘暄雖說長得不錯,可我家娜仁吉娜也拿得出手,我怎麼不能好好挑挑了?”
太後歎氣道“娜仁吉娜是可愛,可性子卻太倔了些,女人啊,還是要服軟才行,若性子太硬,吃虧的可是自己,你也彆太寵著她了,該教的還是要教。唉,你也彆光顧著挑弘暄,哀家估摸著,弘暄八成看不上娜仁吉娜。”
與弘暄聯親可不是為了混個身份地位,而是想要討得實惠,若小兩口不對付,就算將他們湊成了一堆,那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有誰見過不給自家女兒好臉的女婿會幫襯嶽家的?
科爾沁親王自然也知道這個理,可又不想失了麵子,想了想,還是反駁道“弘暄的額娘不也是個性子倔的,敦郡王不也天天將她捧在手心,讓烏爾錦噶喇普也平白得了諸多好處。大夥都說,烏爾錦噶喇普不知哪輩子燒了高香,生了兩個女兒,容貌都不出眾,性子也不見好,可偏偏找了兩個好女婿,嬌滴滴的江南女子,敦郡王送的,光閃閃的大刀,敦郡王送的,高頭大馬,呼和送的,皮氈子,呼和送的…太後,您不知道,隻要他身上數得出來耀眼的東西,那全是他兩個女婿送的!”
太後笑道“這兩口子的事說不準,誰知道敦郡王就樂意聽他媳婦的呢?不過,我瞧著弘暄怕是更喜歡懂事乖巧的小姑娘,所以這事我不給你拿主意,免得到時候你收的孝敬少了,又來找我犯嘀咕。”
科爾沁親王正說到興頭上,也不管太後打趣,喝了口奶子,繼續道“烏爾錦噶喇普就是個渾人,這次當著大夥誇耀呼和去年托商隊給他捎了一上等的虎皮,朋克素當場就變了臉色,雖然掩飾了過去,哼,我可瞧見了,等朋克素回去,呼和肯定得掉一層皮。”
太後搖搖頭“不就是為了奶粉子嘛,這事畢竟是咱們占了便宜,烏爾錦噶喇普心裡不痛快,你就讓讓他好了,何必與他置氣?”
科爾沁親王急道“太後,您不知道,那廝心大著呢,他才沒看上牛奶粉子,他這次口口聲聲的提的是羊奶粉子,還說不管怎樣,他得占大頭,如果羊奶粉子真賣成了,他還不給賺暈了去。”
太後正想勸兩句,不想科爾沁親王又補充了句“有他這樣蠻不講理、到處丟人現眼的姥爺,想與弘暄結親的人家,誰不犯嘀咕啊…”
康熙此時也有同感,聽了烏爾錦噶喇普郡王的話,恨不得拿把刀剖開他的腦袋,看看裡麵到底裝的是什麼豬腦子,當然心係天下的康熙也不忘為阿巴亥部落的子民道一聲抱歉,竟然委派了這麼個渾人去治理他們,真不知道他們這些年來是怎麼活下來的。
烏爾錦噶喇普郡王見康熙沒理他,又壯著膽子重複了一遍自己的要求“皇上,敦郡王和家眷悉數去了南邊,弘暄這孩子心眼實誠,讓他一人在京裡,我委實不放心,這孩子被人賣了沒準還幫人數錢呢,而且還笑嘻嘻的,求皇上恩準,讓我照看弘暄幾年吧,反正他也挺喜歡草原的。”
康熙見烏爾錦噶喇普郡王如此不知進退,也真的惱了,沒見過外孫被叔叔伯伯暗算,就非要將外孫接到自己家的外公,當自己這個皇瑪法是吃乾飯的嗎?康熙暗暗道“還是漢人會造詞,外公,外公,光從字麵上就知道那是外人家的,你瞎忙活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