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晉!
四阿哥雖然主管戶部,但因如今在對蒙古用兵,因此和兵部打的交道便多了起來,但自老十大軍出京後,四阿哥幾乎還從未踏足過兵部,都是弘暄和兵部的官員到戶部找他,因此,當鐵麵王此時站在兵部大門口時,倒叫兵部的人楞了半天。
四阿哥站在兵部門口也是百感交集,如果十三能出山…
四阿哥永遠記得,當十三得知老十成了太子時,那似笑似癲的表情,“四哥,我們真真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了…”
看著曾經意氣風發的十三在被冷藏十多年後變成了認命一族,四阿哥有些心痛,再一想到曾經二不掛五的老十如今倒人模人樣的當起了太子,四阿哥更是心如刀絞,這都叫什麼事啊,老天怎麼能這麼諷刺呢?
這些年來兵部基本上是由老十和十四輪流坐莊的,因此當兩人都氣勢高昂的奔赴前線時,大夥都翹首以盼,看康熙會將哪個皇子給派到兵部,不想,大夥全給猜錯了,如今皇家在兵部管事的已經成了貝勒弘暄,是的,如今兵部是弘暄的地盤了。
思及此,四阿哥簡直是無語問蒼天。
雖然當初其木格對弘暄被調離戶部很有怨言,但四阿哥也沒鼓掌慶賀,因為,四阿哥擔心,弘暄去了兵部,大概要不了多久就不會再是跟著叔伯見習了,而是會開始獨當一麵,掌握軍權,因為康熙指派的監理兵部的王爺是五阿哥。
雖然如今年長阿哥中的確再找不出軍事帥才來,但是小阿哥們如今也成長起來了啊,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其實都是可培養的對象,再不濟,十二阿哥也可以考慮啊,但是,康熙卻沒給小兒子們任何機會,直接點了曾經曆過戰事的、但卻萬事不擔責的五阿哥去兵部負責,什麼意思啊?
三阿哥雖然天天在編書,但人家也上過戰場啊,康熙卻偏偏給略過了。
四阿哥很焦慮,五阿哥那性子,管事才怪,弘暄要不了兩天就會將所有大權全給逮手裡了!
鄔思道分析說,雖然三阿哥去兵部能有效牽製弘暄,但如今大戰在即,康熙自然也不想讓太多的是非去扯老十的後腿,畢竟戶部和四川已經能有效遏製老十了。
四阿哥也認為,防人心甚重的康熙應該不會放心大膽的將兵權一股腦的交到老十父子兩手上,所以雖然擔心,但四阿哥卻還不至於揪著一顆心夜不能寐。
不想,後麵的事卻讓四阿哥差點給憋成內傷了,五阿哥除了拿折子去請康熙批示,其餘一概不管,兵部這麼大的一攤子不到兩天的功夫就變相的交到黃口小兒手中了,連個正兒八經的過渡都沒有,而康熙似乎還很滿意,還褒獎了不負責任的五阿哥幾句,在朝會上說他辦差用功雲雲,起初大夥以為康熙是在譏諷五阿哥,五阿哥也給臊得滿臉通紅,不想,康熙誇完了後,還打了賞,賞了一塊上好的皮子給五阿哥,滿朝文武那臉色就甭提多豐富了。
回府後,一向隱忍的四阿哥就摔了杯子,康熙象防賊似的防著一幫兒子,為什麼就單單對老十父子放心?!老十這個嫡子也是後來才嫡上去的啊,憑什麼就和大夥不一樣!
不過,四阿哥再悲憤,麵上也不顯,當弘暄到戶部進行溝通時,四阿哥還是儘力給了配合,就算要駁回的,四阿哥也會站在戰略高度給弘暄解釋一二,因此,雖然不動聲色的給弘暄下了許多絆子,但康熙對四阿哥還比較滿意,還囑咐弘暄跟著四阿哥多學學經驗。
康熙發話了,弘暄基本上每天都會去戶部打一頭,雖然不至於油嘴滑舌,但口才卻比老十好了不是一點半點,就算明知四阿哥是故意為難,弘暄也不急不惱,處事的態度倒和八阿哥有幾分象,讓四阿哥唏噓不已,這孩子又不是放在八阿哥身邊長的,怎麼就長成這樣了?
但接觸了這麼些日子後,四阿哥還是明白了,弘暄和老十其實挺象的,不同的是,老十是顯在臉上,弘暄則是藏在心裡。
遠的不說,就拿前兩天老十申請追加藥材撥款的事來說吧,四阿哥表示前頭已經給過了,再者這個月國庫資金早沒了,所以直接就給撥了回去,而弘暄這兩天則天天都和四阿哥打嘴仗,沒踱著腳犯渾,但犯渾的事卻沒少做,比如,你不是說戶部沒錢了嗎,好啊,弘暄昨天伸手就問四阿哥要借條,“四伯,您打個借條給我,我找周圍的人借去,若戶部不想背這筆債也行,您給出個戶部吃緊的證明,我貼在兵部大門上,弄個箱子讓人捐款去,再怎麼著,也不能為難四伯啊。”也沒少混賬到哪兒去!
是的,四阿哥已經發現了,弘暄和八阿哥最顯著的不同是,任何問題當談不攏後,八阿哥都會讓步,拿出些東西來大家互相交換,但弘暄卻不會,人家心裡有稈稱,什麼是是原則問題,什麼是非原則問題,那是劃得清清楚楚,當涉及到原則問題,磨嘰不成功時,老十犯渾的那套就出來了,美其名曰,原則問題決不讓步;與老十不同的是,老十是拍著巴掌擰著脖子犯渾,弘暄則是眯著眼笑嘻嘻的出損招,弄得人還不好指著弘暄的鼻子破口大罵!
問題是,四阿哥和弘暄打了幾個月的嘴皮子官司,不是原則問題的,一個巴掌就能數得過來!每回到關鍵時刻,四阿哥都被迫無奈讓步了,弘暄不要臉,四阿哥還得要啊!
不過這回,四阿哥改策略了,不能光顧著維持自己的形象,如果要讓弘暄灰頭土臉必須得搭上自己的臉麵時,那麼也必須得不得已而為之了,否則,等弘暄做大後,更沒法將他們父子拉下馬!是的,老十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父子兩一起上,太不道德了,一點公平競爭的意識都沒有!
因此弘暄今天卻沒來登門,四阿哥便趕緊派人去兵部瞅瞅,看弘暄有沒有自己弄個告示出來搞募捐,聽說兵部工作次序一切如常,四阿哥有些坐不住了,不知道弘暄會生出什麼幺蛾子,所以便親自登門了,以探虛實。
是的,沒探子告訴四阿哥弘暄的行蹤,因為,四阿哥將盯梢弘暄的探子全撤了,不是自願的。
這也是讓四阿哥憋氣的一個原因,自從弘參在禦花園落水後,他的探子便遭到了強大的反盯梢,負責跟蹤弘暄的一個探子為了不暴露出大部隊,還給逼得服毒自儘了。
無奈,四阿哥隻得下令探子隊伍停止一切重要活動,隻負責日常例行工作就是,如果府裡沒探子,康熙斷然是不信的。
因此,這信息便不通暢了。
不過,讓四阿哥稍微高興一點的是,不光三阿哥和八阿哥很鬱悶,就連九阿哥也是悶悶不樂的,至少大家都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嘛…
但是,沒了及時的信息收集渠道,四阿哥覺得自己和瞎子聾子沒什麼兩樣了,這不,還得親自去摸底。
不想,弘暄竟然也不在兵部,兵部的人還以為弘暄在戶部被四阿哥給耽擱了呢,因為弘暄出門時說的是去戶部…
四阿哥怏怏的返回了戶部,問了門房,說沒見過弘暄,想了想,派人去九阿哥處找人,說是有要事要問弘暄。
不想,九阿哥也沒見過弘暄。
四阿哥納悶了,弘暄上哪兒了?思索了片刻,派人將消息透露給了禦史,
而九阿哥此時也有些著急了,因為四阿哥派來找弘暄的人剛走,其木格派的人又到了,而早些時候,毓慶宮也來了一撥人,時間間隔的也不短了…
九阿哥一邊派人去所有可能的地方找人,包括喜塔臘家,一邊派人去找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