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晉!
敦慶二年六月初七
早朝時分
大家都以為太監會出來傳旨,說老十微恙,朝會解散,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昨兒婚宴上一直未露麵的老十竟然踱著方步出來了。
老十出來上班倒也罷了,但他竟然一點尷尬之色都沒有,更彆說羞愧了,這讓大家很有些接受不了,這笑話就不讓看了?也結束的太快了吧…
東茁的爺爺本來還預備好了一大堆的溫情說辭,這可是一夜未合眼、絞儘腦汁才弄出的腹稿,打算下朝後去養心殿衝老十掏心掏肺一番,如今看來似乎也不怎麼用得著了,早知道就該呼呼大睡了,自己昨兒可是喝了不少酒呢…
而朝臣們都覺得老十要麼是臉皮太厚,要麼是沒皮沒矂…
於是,整個朝會大臣們都沒什麼精神氣,太和殿上彌漫著一股懨懨的味道。
而老十卻在大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扔了個重磅炸彈,宣布,太醫院的外教習自下月起試點擴招。
太醫院本來就負有造就醫官人才的職能,還分為內教習和外教習兩種,內教習是教授內監中的學醫者,外教習是教授普通平民及醫官子弟中的學醫者,兩者都非常嚴格,參加外教習的學員得經過重重考核、確係“通曉醫理、身無過犯”者,才可以進入外教習廳學習。
但是,老十搞的試點擴招卻將門檻放低了許多,略通醫理的身家清白之人均可報名,按他們所掌握知識的程度分為高級班、中級班和低級班,每班招收40人,學製兩年,學員的所有費用一律由光祿寺,學員畢業後,再參加層層考試,最最優秀者留在太醫院為皇家服務,其餘的則按成績派往地方各級衙門,成為官醫,造福於當地百姓,至於官醫的級彆、待遇以及工作職責,老十則命令吏部擬定一章程出來,在第一批學員畢業前將編製給敲定。
朝堂上的人一下就懵了,老十這麼搞明明就是為分學科鋪路嘛,但是這的確又是利民的一件好事,大家一時之間也不好激烈反對,加之老十今天的表現又弄得一心想看熱鬨的大家很失望,大家也沒心情去乾正事,於是,隻好稀裡糊塗的任由老十一言堂了。
直到散朝後,才有那心眼多的恍然大悟,原來昨兒老十的哭是一早就謀劃好了的,就是為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好讓太醫院試點擴招順利通過啊…
康熙就屬於那心眼多的,聽了信後,便開始沉思了,然後著人去叫弘暄,不過,傳令的人還沒走遠,又沒叫了回去,康熙改主意了,改找弘曆了…
而弘曆和雅朗在結束了辯論後,並沒乖乖的回教室上課,弘豐是乖學生,所以沒和弘曆和雅朗混在一起因此,傳旨太監找了一上午都沒找到弘曆在哪兒,最後得一結論,大概十之八九不在宮裡…
弘豐並不知道傳旨太監一上午都在做無用功,中午放學時才知道弘曆還沒接到康熙召見的通知,想了想,便沒回阿哥所吃午飯,而是跑到戶部找弘暄去了,弘暄沒個固定的衙門,總是根據老十分派給他的任務在各個衙門不定期的實習,這不,這回是被老十派去監察三阿哥和四阿哥了。
弘暄以為弘曆和雅朗身邊沒帶侍衛,一聽消息便著急了,弘豐急忙解釋,弘曆和雅朗的侍衛都沒回宮,肯定跟在他們身邊的,弘暄鬆了口氣,方道“無事,皇瑪法應該不會發太大脾氣的,畢竟四弟又不是故意的。”
弘豐卻要求弘暄去暢春園走一遭,說康熙若要單獨找弘曆,那隻有一個目的,套話,可如今貌似沒什麼話好套,所以更得提高警惕了,大家想不到的,康熙可是能想到的呢,彆到時弄得大夥兒措手不及。
弘暄一聽,仔細想了想,最近好像真沒什麼事,不過弘豐說的沒錯,不能麻痹大意,因此弘暄便決定去暢春園瞧瞧康熙去,並叫弘豐派人去找弘曆,告訴弘曆在康熙麵前閉緊嘴巴。
不過,弘暄一到暢春園就知道弘豐要做無用功了,因為他在暢春園瞧見了雅朗。
原來,在積極倡導分科教育的同時,雅朗也在思考著自己的前程,當文人是早就被否決了的,沒那天賦,當武將,馬術又不行,隻能寄望於水師了,於是,雅朗便請弘曆幫幫忙,給他講一些水師的要領。
弘曆一上來就告訴他,想當水師,必須先學會遊泳。
雅朗問,“不是該鍛煉不暈船嘛?”
弘曆道“暈船隻是難受,但旱鴨子卻是會丟了小命的,沒人敢保證腳下的船不會被敵軍擊中,所以,得先學會保命的本領才行。”
但學遊泳在京裡肯定不行,難道去什刹海裡練,那肯定瞞不過莊親王。
而一侍衛知道城外有一適當的場所,河水很平緩,還不深,剛剛沒過小孩的脖子,安全。
於是,弘曆今兒便帶著雅朗去踩點了,倒還挺滿意的,不過雅朗卻很不喜歡,因為河水隻沒過他的腰,所以,雅朗便嘀咕說,這樣他還不如叫人做個大澡盆,在澡盆裡練呢。
弘曆笑道“行啊,你回去就做一個吧,咱們不可能天天來這啊,我在這兒教你,你回家後自己慢慢練,到時我在這檢查。”氣得雅朗直呼交友不慎。
不過,雅朗雖然很鬱悶,但還是興致高漲的脫了衣服跳下水,叫弘曆馬上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