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晉!
康熙帶著弘暄、弘曆一路走一路停,走了兩個月都還沒到邊境,而天已經開始下雪了。
大家的行程自然更是慢了下來,反正也不趕時間,就當生態遊了。
不過,十四卻是一點也不得輕鬆,生怕出點意外,天天巡邏,叮囑大家加強戒備。
弘暄倒還好,安全有十四負責,弘曆出門至今都未惹出過什麼大事,而且還和康熙關係搞得挺好,因此,弘暄沒什麼心可操的。
弘曆如今在行軍途中大部分時間都會舍棄騎馬,鑽進康熙的座駕請教沙俄問題,經過康熙的指點,弘曆對國與國關係的認識那是有著突飛猛進的進步,直歎弘豐沒來可惜了。
不過,弘曆可不喜歡吃獨食,給康熙說,他二哥和三哥可聰明了,康熙若收他們當學生包賺不賠,勾得康熙倒有點心癢癢的。
看著笑得無邪的弘曆,康熙心中忍不住又是番感歎,老十家的人好像就是多了那麼點人情味。
說起弘曆鑽康熙的座駕,那也是有原因的。
在大部隊離開盛京十多天後,喜塔臘家主動申請回老家的消息便傳了過來,康熙當時還特意關注了弘曆的,不想弘曆卻很淡定,既沒在曠野中狂奔,也沒站在山頭狼嚎,好似完全與他無關,不過,這也讓康熙不大舒服了,覺得弘曆不大象老十家的人,有些冷血…
但第二日,康熙便得了信,弘曆叫人給盛京莊親王的彆院去信了,拜托那邊的管事屆時給路過的芳菲準備些保暖用品…
於是乎,康熙又覺得弘曆太那啥,兒女情長了,很是拿鼻子對著弘曆哼了兩天,所以說啊,康熙的頭真他祖母的不好剃…
弘曆雖然感覺有些遲鈍,但是,在康熙毫不掩飾的對著他哼了兩天後,還是覺察到了不對勁,
於是便問康熙了,他是不是做錯什麼了,“皇瑪法,你說吧,我一定改。”弘曆說的很誠懇,一看就是個好孩子。
康熙沒想到弘曆會這麼不含蓄,當場給嗆得咳嗽了好半天,當然,弘曆沒得到他要的答案,還被弘暄給瞪了兩眼。
當然,事後弘暄還是寬慰了弘曆的,因為弘暄也不知道康熙為什麼耍小性子,所以並沒能給弘曆解惑,隻是告訴弘曆,“皇瑪法這幾天對大家都有點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弘曆一聽,皺著眉頭想了想,“我怎麼沒發現?”
弘暄道“你那麼遲鈍,能發現皇阿瑪對你一人彆扭就不錯了。”弘曆一聽,釋然了,隨之將此事給拋之腦後。
不過,康熙這個小心眼被弘曆給哽嗆著了,總想伺機報複,第二天晚上,就當著十四和弘暄的麵,將話題給繞到他想繞的地方了,打趣弘曆說,想不到弘曆心還是挺細的嘛,竟然知道給人小姑娘送保暖用品,還知道找盛京的關係。
弘曆倒沒臉紅,很坦然的告訴康熙,他和芳菲有交情,做這些是應該的。
瞧著弘曆那一本正經的樣,弄得康熙倒有幾分尷尬起來。
於是,康熙更加要找回場子了,遂告訴弘曆,“你都沒幫著求情,其實也不怎麼地道。”
弘曆問康熙,“皇瑪法,你知道前因後果吧?”
等康熙點了頭,弘曆便道“那不結了,他們的目標是我皇額娘和大哥,我還求什麼情?害我我可以不計較,但我憑什麼讓我皇額娘和大哥不去計較?”
說到這,弘暄和十四都笑了,弘曆這小子經常說些話看似很白,細細一想,其實多少都有點道理的。
但不想,弘暄和十四還沒笑完,弘曆卻來了句,“喜塔臘家真是蠢到家了,大哥可是他們家的貴婿啊,真不知腦袋是怎麼想的,皇瑪法,你當初怎麼挑了這麼個人家和我們家結親啊?害大哥這麼倒黴。”
弘暄來不及捂弘曆的嘴,隻好恨聲叫弘曆趕緊出去,十四摸了摸腦袋,想了想,算了,還是幫康熙找回點麵子吧,便對弘曆道“喜塔塔大人看著還行,後麵的事誰也沒想到。”
弘曆搖頭道“老婆是那麼個德性,芳菲的阿瑪會一點都不知道?怎麼可能?但知道了,為什麼還容他老婆猖狂?家都治不好的一個人,真不知皇瑪法怎麼覺得他看著還行了…”
說到這,弘曆終於發現康熙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忙住了口,乾笑了兩聲,道“皇瑪法,人都有看走眼的時候,嗬嗬,是吧,其實也沒什麼,嫂子其實還挺能乾的,嗬嗬…”
雖然弘曆畫蛇添足了一回,但是,康熙還是連著好幾天不見弘曆,弘曆一見,這不是個事啊,就去找弘暄幫忙,弘暄卻叫他自己想辦法,於是弘曆想了想,便主動鑽康熙的座駕去了。
十四見弘暄沒阻攔,便也沒管,但還是私下問過弘暄,為什麼不插手幫幫弘曆,弘暄道“皇瑪法就是麵子上有些過不去,並沒真的生氣,由著四弟去吧,再說了,四弟也該學著自己怎麼善後了。”
十四對弘曆善後的能力表示不怎麼看好,但沒想到,弘曆在第三天硬鑽進康熙的座駕後,不僅沒被趕出來,沒多久,十四還聽到了康熙朗朗的笑聲,看來弘曆還是有點手腕的嘛。
而弘曆因禍得福,掌握了不少與國家關係相關的理論。
弘暄此時更是放心了,弘曆和康熙打好了關係,就算弘曆日後再出點什麼紕漏,依著康熙那護短的性子,不用弘暄開口,康熙就會出手料理了,因此,弘暄這些日子騎在馬上就象在飄似的,心裡美啊…
十四看著樂嗬嗬的康熙、弘暄和弘曆,再一想到在盛京的時候,弘暄的請求,心情也挺爽朗的。
在盛京的時候,康熙隻接見了在那裡定居的老王爺貝勒等一乾人等,但弘暄卻帶著弘曆去探視了守靈的八阿哥一家。
回來的時候,弘暄就請示康熙,說能不能將弘旺一並帶上,康熙想也沒想就拒絕了,弘暄隻是微微歎了歎氣,並沒怎麼爭取,當時正巧十四也在場,聽了弘暄的話,十四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而康熙拒絕完後,則冷著聲音問弘暄,問這個要求是不是老八提出來的。
弘暄笑著解釋,“皇瑪法,不關八伯的事,是我的想法,我知道八伯今後最好的出路就是賦閒在家,可是,卻希望弘旺日後能有個前程,僅此而已。”
康熙有些詫異,因為弘暄和弘旺並沒什麼交情,弘旺和老四和老九家的孩子倒是有點深交。
弘暄笑道“皇阿瑪偶爾會提起八伯,言語間少不得一番唏噓,我看得出來,皇阿瑪對八伯的事挺惆悵的,但是,有些事情,走到這一步了,也沒什麼回旋的餘地,但皇阿瑪卻還是想給弘旺一些機會的,這點我能看得出來。”
康熙癟癟嘴,“你倒是想你皇阿瑪之所想。”
弘暄笑了笑,“皇阿瑪本就是性情中人,為他想想,也沒什麼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