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孤島的魚!
嘯海也察覺到了身後的目光,停下筆來,轉過身去問道“華姐,你是不是還有其他事情要和我說?”
“冬至快兩歲了,除了他出生那年以外,再也沒有回過常熟。”銘華說得有些心虛,“我想今年過年的時候帶他回去看看公爹和婆婆。”
“也好,正好我想把天寶也帶回常熟。”嘯海沒有注意到她對自己父母的稱謂,而是一心想給天寶找個歸宿。
可是他們的回鄉之旅卻並沒成行。
隨著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的圍剿越發瘋狂,上海的局勢也更加緊張。
1934年1月,劉英作為閘北區團高官,回到了上海。她接到的第一個命令,就是組織大昌綢緞廠的罷工行動。
聽到這個消息,嘯海心急如焚。
銘華隻能安慰他“嘯海,你先不要著急,寫信給盛亮同誌,再與他講明利害得失,他會理解的。”
“沒有用了!”嘯海頹然地坐在書桌前,“這是李書記親自決定的,也是與盛亮同誌商定好的。”
銘華一時間也沒了主意。
嘯海突然抬起頭,看看銘華,“接下來一段時間,你先不要去工作了。我讓二姐先回老家,你留在家裡照顧冬至。”
“這是為什麼?”銘華很不情願,參加工作是她了解世情的一個重要渠道,而紗廠也是第二工作組的主要陣地之一。
嘯海安撫她“你彆著急,聽我說。我還在努力說服第三工作組不要參與罷工行動。但是你的工作和第三工作組之間聯係比較密切。我不想讓你成為兩個工作組之間的衝突點。我想以我個人名義爭取把這件事處理掉!”
銘華非常不滿意嘯海的“個人主義”,反駁他“我們是一個集體,一個團隊,你怎麼可以這麼見外?”
“這不是跟你見外,這是工作需要,這是命令!”嘯海難得嚴肅起來。
公曆元旦剛過,嘯海買了一張火車票,把芷竹送回了老家;而銘華借口孩子太小,無人照料,向張君明請了長假。
其實,此時的銘華已經在工作中受到了張君明的信任和倚仗,在紡織界創下了不小的名氣。坊間傳聞,張家兒媳婦在上海灘上是可以與年輕時的張幼儀相提並論的。所以,嘯海讓她放下工作,她是經過非常激烈的思想鬥爭的。
事實證明,嘯海的做法是對的。
1月12日傍晚,劉英剛剛回到上海不久,正在忙於組織綢緞廠罷工行動,卻在去往集合地點的路上被國民黨特務逮捕。
夜半時分,嘯海家的門被拍的山響,周圍的鄰居都被吵醒了,打開窗戶紛紛指責。
嘯海也被驚醒了,從客廳激靈坐了起來,打開門一看,原來是李維。
嘯海連忙把李維迎進家門,看他臉上布滿了淚痕,十分驚訝,迫不及待地問道“李維,這麼晚了,你怎麼過來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李維語帶哽咽告訴他“劉英是郭四小姐的身份暴露了,她被抓了起來!第三工作組有叛徒!”
雖然李維說得顛三倒四,但是嘯海還是聽明白了。劉英是因為叛徒的出賣,受到了伏擊,被特務機構抓走了。
可是,嘯海現在也幫不了李維,因為他也不知道抓走劉英的人到底是誰。他隻能安慰“你先彆急,劉英的娘家在上海灘還是頗有影響的,或許明天他們就能知道誰是這件事的主謀,到時候再想辦法。”
李維冷靜了下來,“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我不敢去求助。你知道,當初劉英嫁給我,她的父母是萬般不同意的。這時候我再去求助,恐怕會適得其反。”
嘯海覺得他說的也對,“那你還是不要輕舉妄動了。這次隻抓走了劉英,而遲遲沒有動你,證明你可能沒有暴露出來。所以,你還是先保護好自己,明天我去郭家打探一下情況。”
李維千恩萬謝地走了,銘華抱著冬至下了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劉英被抓了。”雖然給李維分析得頭頭是道,可是嘯海的心裡也是沒底氣的。
銘華也十分震驚,“怎麼會這樣?”
嘯海很是挫敗地說“看來我的信並不能勸阻盛亮同誌,他們還是要按照原計劃進行罷工行動。現在,第三工作組出現了叛徒,而且還知道劉英的真實身份……”
“這次行動恐怕凶多吉少。”銘華也很好奇,“柳英的真實身份……”
“她是郭家四小姐。”嘯海據實相告。
銘華在市麵上走動的多了,當然對郭家有所耳聞。聽到劉英真實身份,她也很是驚訝,“郭家在上海灘可不是一般的家庭。實力雄厚,勢力範圍又大,劉英竟然是他家的四小姐。”
“沒錯,而且這個秘密一直保持的很好。”嘯海煩躁地抓了抓頭發,“沒想到,竟然被叛徒獲知了,還暴露了劉英的身份!那群鷹犬很可能拿劉英的姓名來敲詐郭家一筆。”
“的確有這個可能。”銘華勸慰他,“或許我們不用太過擔心,有郭家出麵的話,這件事可能沒有那麼難解決。”
嘯海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希望如此吧!”
這時候,銘華懷裡的冬至似乎因為睡得不舒服,哭鬨起來。
嘯海趕忙伸手接過孩子。說來也神奇,冬至一到他的懷裡,立刻不哭不鬨,又甜甜的露出笑容,睡著了。
銘華伸手拍了拍冬至,讓他睡得更安穩些,轉頭看向嘯海,“或許劉英這次被抓,組織會中止這次罷工行動。”
嘯海卻不抱希望,“我準備讓第二工作組完全暫停工作,不再配合此次罷工行動。”
這是公然違反上級命令,銘華很是擔心,“這樣難道不會違反紀律嗎?”
“真有什麼處分,我認了!”嘯海決心已定,“但是我不能再讓大家做出無謂的犧牲。今天我得到消息,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鬥爭非常不順利,我們不能再消耗實力了。要清楚,現在的敵人是日本侵略者,我們必須保存實力,去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