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朱允炆的改變_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3章 朱允炆的改變(1 / 1)

次日清晨,佘村的朱宅中,一場重要的會議正在會客廳內舉行。朱允炆和朱允熥根據朱元璋的事前吩咐,在天壽節結束後朱雄英便帶著他們的弟弟們來到了這裡。與他們一同在會客廳中的,還有藍玉、蔣瓛、楊士奇、夏原吉、鐵鉉、道衍和尚,以及江寧縣令高謙甫和沈萬三之子沈榮。

高謙甫首先彙報了江寧新政的最新情況:“殿下,自從有了僑仲、維喆以及鼎石的協助,殿下之前的各項舉措都能得到忠實的執行。他們的貢獻不可估量,沒有他們,我恐怕早已力不從心,難以繼續為殿下效力了。

等再過一兩年,老臣也就該致仕了,想必殿下有了這三位的輔佐,這新政絕對能取得圓滿的成功。”

高謙甫的話語中透露出對三位得力助手的深深感激。而在這三人中,他最為看重的是楊士奇。楊士奇不僅善於統籌全局,更有著出色的領導才能。高謙甫相信,假以時日,楊士奇定能進入內閣或者六部,輔佐太子殿下乃至吳王殿下,為大明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夏原吉和鐵鉉,同樣在各自的領域裡表現出色。夏原吉擅長財稅,他精細的理財能力使得江寧的稅收狀況日益穩健;而鐵鉉則擅長治安,他嚴謹的態度和果斷的決策使得江寧的治安秩序井然有序。這兩位人物,也將在未來的大明朝堂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並擁有不可或缺的話語權。

沈榮也是感慨道:“是啊,殿下,自從草民積極參與殿下主持的新政,在楊縣丞、夏主簿以及鐵捕頭的積極治理下,各項新政都能較為順利的實施。

雖然說稅收在漲,但商賈們、百姓們所賺取的銀兩也在逐漸提高,可以說殿下的新政,算是做到了各個都有銀子賺的局麵。”

朱雄英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對於楊士奇這三人,目前安排在江寧是較為穩妥的舉措,能讓他們知道自己未來的施政理念,避免以後自己登極,在思想上跟不上自己的節奏。

朱雄英總結道:“諸位都是大明的棟梁之材,你們的付出和努力,我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江寧新政的推行,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需繼續努力,不可有絲毫懈怠。”

說完,朱雄英在心裡想著,自己一開始就準備用這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的提高和變革大明經濟的結構與稅銀製度,現在已然初具成效,看來等到明年年初,就可以再來放放血,徹底的推動大明經濟的變革。

朱允炆在朱雄英說完這句話,難得見他會主動開口,他開口詢問道“大哥,皇爺爺曾定下士農工商的國策,而有道是無農不穩,百姓更應該注重耕種才對。大哥則讓農商對調,允炆實在想不通大哥為何要如此做?

而商賈不事生產,拿北方的貨到南方售賣,以謀求巨利,如此行為,允炆以為不恥。大哥,允炆畢竟深居宮中,不太懂的民間,請大哥為允炆解惑。”

朱允炆這句話可以說是古人常見的說辭,也是腐儒們常見的論點。道衍和尚原本在心中默念佛經,在聽到朱允炆這樣說的時候,便睜開眼睛看了一眼,然後又裝作沒聽見的樣子。

朱雄英聽後,微笑著準備解釋,對於朱允炆這個再也不可能成為建文帝的弟弟,他是不會說做什麼養虎為患的事情出來的,而皇爺爺之所以安排朱允炆來這裡,其實他心裡也清楚,怕是皇爺爺希望自己這一大家子的人能和和睦睦的,不要重蹈華夏曆史上曆代皇室手足相殘的覆轍。

朱雄英不厭其煩的解釋道:“二弟,你所說的士農工商的國策,確實是皇爺爺定下的,也是我們大明長久以來的國策。但是,時代在變,國策也需要與時俱進。

如今的大明,不能再是那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代了。隨著南北運河的疏通與往來,商賈的地位不得不逐漸提升。如果我們還固守著傳統的國策,那麼大明就難以迅速恢複國力。

因此,我提出農商對調,並不是要否定農業的重要性,而是要提高商業的地位,讓商業成為推動大明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大明的稅收,還可以促進商品的流通,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這幾個月來江寧百姓就是一個例子。

至於你所說的商賈不事生產,擾亂經濟秩序的問題,其實這並非商賈的錯。而是我們的製度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我們需要改革我們的經濟製度,讓商賈在合法的範圍內進行貿易活動,而不是一味的打壓和限製。

總之,我們的大明需要變革,需要與時俱進。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迅速恢複大明的國力,替皇爺爺完成驅逐北元餘孽的事,也才能讓我們的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朱允炆聽後,陷入了沉思。他心裡其實是明白,自己大哥的話是有道理的。在這幾次跟著大哥親身深入民間時,其期間發生的諸多一幕,對於他的衝擊可謂是巨大,他也開始懷疑自己的授業恩師講的話是否正確。

就在朱允炆沉思期間,福伯帶著李景隆來到門口旁,福伯跨門一步彙報道“殿下,李小公爺來求見殿下,說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老奴聽完之後,就帶著李小公爺來門口了。”

朱雄英聞言也不等朱允炆的回答,更不會好奇的去套他心中所想,而是對著福伯開口說道“有勞福伯了,讓李景隆進來吧。”

“殿下客氣了,這都是老奴應該做的。”說完這句話之後,福伯轉身退出門口,請李景隆進去。

李景隆一跨入會客廳,見這裡麵竟然有這麼多人,而這裡麵也可以說是他各個都認識,各個都略有耳聞,他先向朱雄英行了一禮之後,才接著向在場諸位打了招呼。

朱雄英右手虛引,示意李景隆落座。待落座之後,朱雄英開口說道“表哥奉皇爺爺之命加入蕩倭衛曆練,而軍中軍法如山,並不會因為表哥是皇爺爺的誰誰誰,而有失偏頗。”

李景隆行了一個平輯禮開口客套道“殿下說笑了,我畢竟曾在宮中當差過,自然知道軍法如山,不會因為我是國公之子,而有所優待的。”

朱雄英聞言,也不管這李景隆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可沒多少時間,跟還有可能成為大明戰神的李景隆浪費時間。

他開口說道“如此甚好,也正好表哥也在。今日,我正和在場諸位準備探討如何做到擒賊先擒王,百戰百勝的戰法呢?

我曾聽說表哥自小酷愛兵事,立誌成為如同衛霍一般的將領。那就不妨也聽一聽吧。”

.


最新小说: 大唐鬼案集 符咒在上!我竟活在成龍世界! 五等分的花嫁三玖線 雙穿老公來自末世 小神醫的春天 水果聖手 盜墓:開局引領西王母尋找長生 道域天途:我的修為靠讀書 收徒係統,徒弟不太正常咋辦? 華娛:從2009到影視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