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罷丞相設內閣_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章 罷丞相設內閣(2 / 2)

不多久,又有一個禦史出來說道:“陛下,臣,啟奏。”

朱元璋點了點頭:“準奏。”

這名禦史開口說道:“陛下,列位臣工,在臣看來,這丞相製度當廢除之,為何?

曆數我華夏曆代,雖賢相可以一一舉例,然謀權害國之人也有。

如秦之趙高,區區一宦官,也想謀求這丞相之位。昔日這廝與秦相李斯、公子亥合謀,篡改始皇遺詔,立公子亥為太子。

又詐詔賜死公子扶蘇與將軍蒙恬,而後株戮宗室、大臣,指鹿為馬。其人弄權不止,貪欲無度,陷害忠良無數,首開宦官專權先河,使得暴秦二世而亡。

再者唐之楊國忠,少時嗜賭好酒,不學無行,為親黨所鄙視。後因楊貴妃被玄宗寵幸而屢被提升,身兼十五職,權傾內外。終為拜相而專斷朝政,主管選用官員,賄賂公行。

再看這宋之秦檜、賈似道之流,秦檜自得政以來,動興大獄,脅製天下。嶽飛獄死,秦檜勢焰愈熾。賢士大夫,時係詔獄,死、徙相繼,天下冤之。又置察事卒數百遊市間,聞言其奸者,即送大理獄殺之。

其身為宋臣,反為金人作奸細,必欲其君納幣稱臣於敵而後快,致燕雲不可複,兩宮不可返。

至於賈似道更是排斥異己,獨攬大權,生活奢侈糜爛,聚斂奇珍異寶,

以上種種,曆曆在目,無不是在說這丞相製度在為禍天下。

陛下,正所謂防微杜漸,未雨綢繆。臣建議廢除丞相製度,以振朝綱!”

好家夥,這個禦史言官竟如此引經據典,長篇大論的,使得朱元璋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比較好。

朱元璋點了點頭,隨後起身走到禦案前,開口說道:“嗯,還有哪位愛卿有意見的?”

說完,隻見五六位禦史一同出列,異口同聲道:“臣等附議,讚同陸大人的看法。”

朱元璋聞言心中一喜,看時機差不多了,也該把大孫所獻的計策說出來。朱元璋遂轉身再次落座,並示意太監總管樸不成。

樸不成立馬會意,展開手中的聖旨,開口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昔,秦一統六國,丞相漸顯,終宋一朝,有賢相曰蕭何、曹參、裴寂,亦有奸相如趙高、曹操、賈似道之流危害國家。

今有奸臣胡惟庸,意圖謀反,另犯諸多犯法之事,朕回望這丞相千年製度,痛定思痛,今召令天下文武、百姓,廢除丞相之製,廢除中書,另設內閣以輔君王,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總攬天下兵政。

欽此。洪武十四年正月乙亥”

隨著太監總管樸不成的話音落下,底下的群臣滿是狐疑,這內閣又是什麼製度?難道是另一個丞相不成?如果是的話,那還廢除這個丞相乾嘛,不就是換了個名字嘛。

時任吏部尚書阮畯出班啟奏道:“陛下,請問這內閣又是何物?”

此刻見丞相製度已經廢除,心情很好的朱元璋語氣愉悅的解釋道:“嗬嗬,這內閣是何物,本可以事後通過章程去了解一二的,咱今天心情不錯,就不妨與各位愛卿解釋一番吧。

內閣,乃是咱挑選幾位官員輔佐君王處理政務的機構,咱昨日思慮一番之後,決定輔佐咱的內閣成員為七人。”

底下的大臣聽到朱元璋的解釋,也就明白了過來,看來這個內閣也跟丞相差不多嘛,隻不過是從原本的左右丞相變成了七人罷了。

朱元璋接著開口說道:“內閣,隻有批閱草擬之權,而無最終決策之權,所有草擬之奏折都將由咱進行最終的批紅。另,內閣大臣隻從正六品以下進行挑選,每個內閣大臣不得兼任六部職位。

此兩項,咱會寫入皇明祖訓之中,後世之君不可更改!”

奉天殿內的文臣聞言,心情瞬間低落下來,這能進來奉天殿的大臣,品級哪個不是超過正六品的,那些正六品的官吏憑什麼可以進入內閣,而他們這些從二品,正三品乃至正五品官卻不能入閣?

朱元璋還在繼續說話,“這個內閣,除了剛才咱說的這些,還有就是每個內閣大臣最多隻能任期五年,五年之後不視多麼的良好,都將下放到各地乃至六部之中。

此項,咱還是會寫入皇明祖訓之中,後世之君不得擅自更改。

還有就是,咱之前說過了,提升六部,因此從即日起,六部之尚書從原本的從二品提升至正二品。其它的事情,自有章程。”

待朱元璋說完,奉天殿中就安靜下來,底下的大臣都在思考這內閣製度,至於提升六部的品級,他們已經自動忽略了。

高,實在是高,雖然明眼看上去這幾項並不是內閣製度的全部章程,但是就單單這內閣權利、官員選任、官員任期這三項,就足以說明這內閣製度是多麼的周到,勢必不會再有權臣的出現。

而站在朱元璋身旁的太子朱標聞言,也陷入了沉思。其實他一點兒都不傻,也沒有那麼的仁慈。就單單剛才自己所說的那段話,明麵上是維護丞相製度的合法性和存在,但暗地裡卻是一個坑,畢竟曆史上不單單是有賢相,還有那些臭名昭著的奸相。

著了道的大臣隻要是接過自己的話繼續說下去,那麼就很有可能被反駁掉,導致自己無話可說,陷入被動。

至於這內閣製度,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替代丞相製度的機構,無權無勢還有任期限製,可以說是乾最累的活,還不用怕它會變成丞相這般威脅皇權的勢力。

至於這個內閣大臣的挑選,其實也很容易,從六部之中挑選或者從那些新科進士、翰林院裡挑也是可以的。

一念至此,太子朱標行了一禮,開口詢問道:“父皇,請問是何人獻上此等良策?當真乃是我大明之棟梁啊!”

朱元璋聞言,笑嗬嗬的回答道:“此人乃是我大明之皇長孫!”

底下的大臣聞言,頓感心驚,先是消失十年,又是遊曆天下兩年的大明皇長孫,太子殿下之嫡長子朱雄英,什麼時候竟有如此才智和謀略了?

.


最新小说: 那個不婚女怎麼找個好男人嫁了? 金陵有妖氣 規則怪談:不存在的都市傳說 山海疑雲 我在名柯當警部 塔防狂潮,我有無限裝備欄! 我在二戰當文豪 娘娘獨占帝心 酥心蜜意(美食) 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