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場的戲份結束,莫俊良也正式殺青。
廖永寧不是那麼有儀式感的導演,讓人送上一束捧花就算是給他慶祝殺青了。
像莫俊良和盧詩惢這樣的演員能接戲份不多的電影,主要還是因為電影題材。
政治正確、有官方大力支持的電影,就算戲份不多,對他們日後的發展卻是好處多多的。
在官方掛名後,以後的演藝之路會順暢不少。
下一個拍攝場地在鄂北郊區,從一塊空地搭建起的獨門小院,這裡是馬旭和顏學庸的家。
從部隊給他們分房開始,直到退休後的生活,馬旭和顏學庸都是住在這裡的。
院子不大,但有一棵橘子樹,現在花期剛過,綠葉鬱鬱蔥蔥,看著就有好心情。
平房的麵積也不是很大,算下來也就是正常的兩居室,但整潔乾淨,沒有任何多餘的家具。
老規矩,剛換拍攝場地,今天單純看景,明天正式開機。
虞江跟置景組和道具組的人聊的熱火朝天,從老照片裡場景還原,到實地去考察,他們也做了不少的努力。
冉楓在旁邊聽的也很認真,他之前還真不知道演員也可以改變場地裡的道具擺放。
回住處的路上,虞江給他解釋道“平常我拍戲也不會對彆的部門的工作多嘴,但這次是有角色原型的,咱們發現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來也算是共同創作了。”
冉楓現在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挺好的了,沒多餘的心力給其他部門的老師提建議。
後續的劇情開始年齡跨度大了,他需要做的心理建設還多著呢。
小院的戲算是冉楓整部電影的最大難點,如果要是順著劇情演也許還好。
但現在是按場景劃分,情緒跨越和年齡跨越度太大,需要他全身心投入。
頭幾天的戲還好,都是一些過場戲,比如顏學庸為馬旭挖沙坑做訓練場地、夫妻二人在小院研究醫學課題什麼的。
三天把這些一閃而過的畫麵拍完,剩下的就都是冉楓的難點了。
幾場重頭戲裡除了馬旭為主導的,顏學庸主導的隻有兩場,一場是結紮後表明不會影響愛人的決心,另一場是老年時讚同妻子捐出所有積蓄的場景。
顏學庸在劇本裡的角色是被弱化描寫的,很多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展現不多。
冉楓能在寫小傳的時候把他未被描繪的內容補充完全,不意味著能很輕易的表演出來,所以他要做的努力更多。
由於場次不多,因此每次出場,展現的情緒都比較充沛。
小院場景是他最重要的幾場戲,因此他需要全身心的把自己投入進去。
一番角色的演繹是允許某場戲失誤的,但冉楓這次是四五番,每場戲都至關重要。
在這三天裡,他沒有一刻是鬆懈出戲的,連回酒店都把自己代入在顏學庸的情緒裡。
次日是老年場的重頭戲,陳誌平邊給他和虞江化妝邊聊天。
“彆說,你們倆的皮膚恢複真好,美黑完就算一直沒維護,一般人也不會這麼快白回來,也就你們倆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