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獵魂蛛。
“你果然還活著。”
機械蜘蛛凝視著獨眼巨人,審視著震蕩波毫無情緒的攝像頭。
蜘蛛的目光逐漸獰惡,頭部開始顫抖,他的口器慢慢張開——
機械擬態之下,口中的十六個砂輪和十六個絞刀高速轉動,在他體內迸發的、碧綠色的光芒的映照下,如同一副扭曲的絞肉機入口,逼近了震蕩波的腦袋!
一聲淒厲的嘶吼從他的喉中響起,宛如炸雷——
“告訴我!!!
“那個該死的警車在哪???
“還有奧斯塔羅斯ostaros),我的孩子奧斯塔羅斯,他在哪!!!!”
……
索拉裡斯星。
陸明站在雷翼王的肩頭,注視著懸浮在百米外的“宇宙大帝模型”。
他還在思考這顆星球有“意識”這件事。
對陸明而言,這個信息,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至少在這個宇宙的地球人中,隻有他懂。
在基金會的歲月,他獲得過許多有悖於常理的禁忌知識,而對“意識”這個概念的深度剖析,以及那所謂“自由意誌”的真相,便是其中之一。
之前,在與戴斯特洛伊亞的交流中,陸明正是通過這一理論,推斷出了“光之巨人”的現實扭曲者身份,進而找到了他們的弱點。
而現在,麵對這片蒼白之海,麵對這個名為“索拉裡斯”的詭異星球,也是同理。
意識,其實並不是“生命”的必需品。
許多生物,比如草履蟲、水熊蟲,它們都沒有意識,更不需要意識。
意識,是一種隻有特定生物才會需要的,用來節約算力的經驗模型,大多數情況下,它是生物本身計算能力、散熱能力、費效比有限的情況下,用來應對外部環境的經驗係統。
以人類為例。
人的大腦,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計算機,但基於基因限製、生存環境限製以及能量獲取限製,大腦所能提供的算力和智能等級,終歸是有限的。
百萬年前,當人類的先祖在大地上流浪和狩獵,他們無法在掃視草原的一瞬間,就結合今天的天氣、風的方向、動物的獸跡等信息,精準計算出今天會有多少隻動物出現在狩獵範圍內,其中有多少隻是可以確認殺掉的,以保證今天的“收成”。
因為人類的大腦過於弱小,甚至無法支撐起這種尺度的精準計算與推定。
算力不夠。
然而,基因找到了自己的方法。
在算力有限的情況下,人類的大腦,將它獲取的所有知識與信息,凝結成名為“意識”的經驗模型,來應對當下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