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學武擔任臨平縣委書記的時候,坊間一直有小道消息傳聞,說李學武在臨平乾滿三年之後,便有望進入市領導的行列。然而,在李學武晉升的關鍵時期,這位臨平本土乾部的副廳級考核卻遲遲沒有下文。
李學武的父親李老革命,雖說在齊永林升任副專員的時候,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對退休後對齊永林本人還是頗為支持的。
市長齊永林將手中的材料輕輕放在桌子上,端起旁邊的茶水杯,輕輕抿了一口,抬眼看向旁邊的財政局長羅明義,臉上帶著疑惑說道:“羅局長啊,李學武這人其實還不錯,這輩子也著實不容易。他父親李老專員對咱們東原市是有曆史性貢獻的。李學武從平安縣縣委副書記,到東原地區交通局副局長、行署辦公室主任,再到臨平縣委書記,直至現在的市政協秘書長,一步步走來,卻一直在正處副處的位置上徘徊。本來都有傳聞說他能擔任市紀委書記,可現在這情況,舉報信一寫,萬一節外生枝,我多少還是有些於心不忍啊。”
羅明義淡然一笑,拿起桌子上的茶杯,輕輕吹了吹杯中的熱氣,又緩緩放下,說道:“永林市長啊,做事嘛,就和這茶水一樣,有時候得拿得起,還得放得下啊。我們之所以在舉報信裡提到李學武,正是為了給他鳴不平嘛。”
齊永林抬頭,目光看向羅明義,說道:“哎呀,這次推薦副廳級乾部,整個東原市就推薦了你和李學武兩個人啊。我看,要是這事兒搞不好,學武的副廳級又搞黃了,學武在擔任行署副秘書長、辦主任的時候,大家相處還是不錯嘛,他去臨平擔任縣委書記,當時我也是大力支持的嘛,這麼搞我這心裡實在是過意不去啊。這個時候沒必要再把李學武牽扯進來。”
秦大江在一旁附和道:“市長,這樣乾顯得更加真實一些,這也是我們內心之中真實的一種呼聲嘛。”
齊永林有些不解地問道:“為什麼在舉報信裡寫上學武的名字就顯得真實了?”
秦大江趕忙解釋道:“市長,您剛才不是也說了嘛,之前鐘毅書記是推薦李學武擔任市紀委書記的。林華西一來,倆人不就是有了矛盾嘛,這樣寫上李學武的名字,大家自然不會想到是您這邊的人乾的,這種事情咱們這麼寫,合情合理啊。”
齊永林頓時明白了羅明義和秦大江的意思,如今坊間都在傳李學武和林華西之間有矛盾,這個時候在舉報信裡留下李學武的名字,自然是要激化兩人之間的矛盾,將省委和市委對舉報信懷疑的目標轉移。
羅明義見齊永林還有些猶豫,便笑嗬嗬地說道:“永林市長啊,現在鐘毅書記啊,想把整個事情在東原市內部解決掉,畢竟這種事情影響實在惡劣,要是傳到省委去,市委、市政府臉上都不太好看。我敢篤定,這些舉報信隻要往上一交,林華西肯定當不成紀委書記。”
齊永林聽完之後又想了想才無奈點了點頭,說道:“大江、明義,你們可要考慮清楚,李學武的背後,現在可是嶽峰副省長。不然的話,李學武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又被推舉為副廳級乾部。萬一這事兒被泄露出去,那麼我們和嶽峰之間可就結下梁子了。”
羅明義淡然一笑,說道:“嶽峰?嶽峰也不可能為了李學武得罪您永林市長啊,這筆生意他可不劃算。”
齊永林聽完之後,想到林華西自從到了東原之後,自己幾次示好都沒有得到回應,反倒是在這個時候,林華西想著要追究秦大海、秦大江的責任,絲毫沒有給自己留麵子,想必他是倒向鐘毅那邊了。此刻,齊永林狠下心來說道:“呃,林華西這人其實也還不錯,隻是現在呀,確實不適合再擔任紀委書記了。既然你們考慮清楚了,那也就這樣吧。”
羅明義聽完說道:“齊市長啊,您彆有任何心理包袱。林華西同誌啊,這是被他的兄弟給拖累了。您想啊,他的兄弟都是腐敗分子,他還能在紀委書記的崗位上繼續乾下去嗎?咱們這也是幫他解脫嘛。”
齊永林放下茶杯,說道:“既然大家都是出於公心,那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了。”說完,轉頭看向秦大江,說道:“大江啊,這次為了你兄弟的事情,大家可是費了不少心思。現在最關鍵的是,你兄弟要能扛得住,要能扛得住紀委的調查。不然大家的努力都要付諸東流嘛。”
秦大江滿懷信心地說道:“市長您就放心吧,紀委那邊的人我也打過招呼了,鄭成剛那個人,我很熟悉,之前我們搞審計的時候,和他們紀委經常有來往。他已經給我保證了,他們紀委絕對不會對我兄弟動什麼手段。隻要不上手段就好辦,等到林華西下課之後,那還不是咱們說了算嗎?”
齊永林聽後滿意地說道:“這就對嘛,要把工作做在前麵。”
三人在包間裡一邊抽著煙,一邊低聲交談。不多會兒,便聽到走廊裡傳來一陣清脆的高跟鞋聲。羅明義仔細聽了聽,坦然一笑說道:“永林市長啊,貴客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