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於偉正要動乾部,齊永林大為冒火_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 > 第1162章 於偉正要動乾部,齊永林大為冒火

第1162章 於偉正要動乾部,齊永林大為冒火(1 / 2)

用張叔召見的理由避開唐瑞林為周海英站台的場麵,是不得已而為之。唐瑞林代表的,不僅是市政協,更是東原本土盤根錯節關係網中重要的一環,與周海英、丁剛他們牽扯甚深。直接硬頂,非但不明智,還可能授人以柄。張叔作為市長,又是我在平安縣安平鄉時的老領導,如同父親般待我,由他出麵“擋駕”,是最穩妥也最不易被挑理的方式。

抵達市委家屬院張叔家小院時,已是午飯光景。放我下車之後,楊伯君和謝白山兩人就調頭去找吃飯的地方。

推開虛掩的院門,一股家常飯菜的香氣便撲麵而來,衝淡了官場上的緊繃感。

“朝陽來了?快進屋,外麵風涼!”張嬸係著圍裙從廚房探出身,笑容樸實溫暖。她雖貴為市長夫人,身上卻絲毫不見驕矜之氣,言語舉止間透著東原婦女特有的爽利與親切。

“嬸子,又來蹭飯了。”我笑著應道,熟門熟路地走進客廳。張叔正坐在沙發上看著一份《東原日報》,見我進來,放下報紙,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唐主席那邊沒說什麼吧?”

“還好,唐主席表示理解,超英主席陪著呢。”我簡單答了一句,沒多解釋其中的彎繞。張叔點點頭,顯然心知肚明,也不點破。

張嬸手腳麻利地把最後兩道菜端上桌。一張小方桌,四菜一湯:油亮亮的辣椒炒雞塊,翠生生的韭菜炒雞蛋,一大碗飄著油花的蘿卜排骨湯,還有一小碟金黃色的炒花生米。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子中央那碗排骨湯旁,擺著一小缽搗得細膩、泛著油光的“雞蛋蒜”。

這是物資匱乏年代刻在東原人味蕾上的記憶——兩個煮熟的雞蛋剝殼,配上幾瓣新蒜,撒上鹽粒,用蒜臼子細細搗碎融合,最後淋上幾滴珍貴的香油。在那個冬天隻有蘿卜白菜的年月,這一口鹹香辛辣的雞蛋蒜,就是尋常百姓家飯桌上最“高檔”的下飯菜。即使在暖棚種植技術推廣開來,早春二月也能吃上新鮮韭菜的現在,張嬸依舊保留著這個習慣,透著對過往歲月的念想和對質樸生活的堅守。

“曉陽那丫頭呢?怎麼沒一塊兒來?”張嬸一邊給我盛湯,一邊問道。

沒等我開口,張叔已接過話頭:“曉陽被偉正書記點將,抽調到市農業局工作組去了。魏昌全那攤子事,總得有人去穩住局麵,理順關係。”

“農業局好!”張嬸把湯碗放到我麵前,順勢坐下,“能辦實在事。我看啊,就得多推廣推廣那暖棚技術,實實在在讓群眾吃上菜。你們不是不知道,以前沒這暖棚的時候,一入冬,除了窖藏的蘿卜白菜,哪見得到一點綠?現在好了,瞧瞧這韭菜,多水靈!”她指著那盤韭菜炒雞蛋,語氣裡滿是感慨和滿足。

張叔說道:“你這韭菜啊,都比肉貴了。”

說著張叔看向我道:“這是友福一大早安排人送過來的,秀水暖棚裡新種出來的。”

我沒想到,友福還真的是有心。

我夾起一筷子韭菜,入口鮮嫩,帶著早春特有的清香,由衷讚道:“嬸子這手藝,暖棚的韭菜都讓您炒出仙味兒了。這饅頭也是,又喧又勁道,比外麵買的強多了。”

張嬸樂了:“你這孩子,儘撿好聽的說。快吃快吃,彆涼了。”

家常的飯菜,溫馨的氛圍,幾口熱湯下肚,身子也暖了起來。趁著張嬸又去廚房看火的間隙,我放下筷子,看向張叔,切入正題:

“張叔,電廠項目那邊,卡在資金和並網上了。省裡的批文是拿到了,可配套資金缺口太大,上億的投資,靠東洪和曹河兩個窮縣的財政,杯水車薪。省電力公司那邊的並網線路規劃,也是隻聞樓梯響。紅旗書記那邊也急,這事關兩縣發展大局,百萬群眾的盼頭。您看,市裡能不能在財政上再給協調點支持,或者出麵跟省電力公司疏通一下?”

張叔也放下筷子,拿起手邊的毛巾擦了擦手,眉頭微蹙,露出思索的神情:“電廠是大事,拖不得。市裡財政也緊,大筆補貼恐怕力有不逮啊。關鍵還在於省裡的專項和銀行貸款。”他頓了頓,聲音壓低了些,“不過,這裡頭有個關節。你還記得鐘書記和齊市長在任時搞的那個‘市財經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嗎?”

我心念電轉,立刻想起那份曾引起不小波瀾的文件:“記得。五十萬以上支出上市政府常務會,一百萬以上的重大項目資金使用,必須報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當時主要是為了加強財政統籌,提高資金使用效能,也……嗯。”後麵的話我沒說透,那份文件實質上也加強了市委對財政大權的掌控。

“那份文件,”張叔點點頭,印證了我的想法,“並沒有正式廢止。鐘書記在的時候,我們配合默契,重大事項都能啊提前通氣,這個程序用得少,形同虛設了。但於書記到任後,很重視這個,把它又給‘撿’起來了,執行得很嚴格。所以,你們電廠項目這麼大的資金盤子,想繞過市委常委會,幾乎不可能。必須得拿到常委會上去研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心裡咯噔一下。這意味著,想推動電廠項目的資金落地,光靠張叔這位市長在市府層麵協調還不夠,最終繞不開市委書記於偉正那一關,必須得到他的首肯和支持。

“這樣,”張叔看我神色凝重,緩聲道,“下午於書記正好要找我談‘三學’活動督導的情況。我瞅準機會,把你們電廠項目的事提一提,探探口風。你自己這邊,”他目光直視著我,帶著長輩式的關切和提點,“也要多跑動。抓住‘三學’活動這個契機,多去市委彙報工作,特彆是東洪在學用結合、推動發展上的實際困難和思路。彆光彙報成績,要把電廠這個瓶頸,當成一個‘學講話精神,破發展難題’的典型案例來彙報,突出它對東洪乃至東原南部發展的戰略意義。讓於書記看到項目的緊迫性和可行性,看到你們抓落實的決心。這比你直接去要錢,效果可能更好。”

張叔的話,點明了路徑,也點醒了方法。我連忙點頭:“明白了,張叔。還是您看得透。我回去就準備,把彙報材料做得更紮實,重點突出破解難題的思路和請求上級支持的關鍵點。”

張叔“嗯”了一聲,拿起一個饅頭掰開,夾了點雞蛋蒜,語重心長地補充道:“還有件事,你要心裡有數。‘三學’活動不可能一直搞下去,總有收尾的時候。活動一結束,乾部人事凍結期也就到頭了。東洪縣委書記的位置,不可能一直讓你代理下去。到時候,不管誰去東洪當這個家,你在班子裡說話有沒有分量,能不能為東洪爭利益、辦實事,關鍵看你身邊有沒有得力的人。黃修國這次到市農業局,雖然是臨危受命,但也是個機會。他如果能在農業局打開局麵,站住腳,不僅對他個人是進步,對你,對東洪縣未來的班子格局,也是好事。這不是讓你去爭權奪利,而是要在關鍵崗位上,有能與你同心同德、理解支持東洪發展的人。這樣,無論誰當書記,你推進工作,阻力都會小很多。”

這番話,如同撥雲見日,將更深遠的人事布局擺在了我麵前。張叔考慮的,不僅僅是電廠這一個項目,更是我在東洪乃至未來仕途上的根基和話語權。黃修國這位從東洪基層一步步乾起來的老黃牛,東洪是農業縣,若能借主持市農業局的契機更進一步,無疑會成為我在市裡一個重要的支撐點。而東洪縣裡,也需要趁人事解凍之機,再培養提拔幾位能乾的乾部充實班子力量。

“張叔,我懂了。”我鄭重地點頭,“黃修國同誌在農業局那邊,我會請曉陽多關注支持。縣裡這邊,我也會留意,爭取在‘三學’活動中發現和培養幾位靠得住、有潛力的乾部苗子,等時機成熟了,推薦上去。”

“嗯。”張叔滿意地點點頭,咬了一口夾著雞蛋蒜的饅頭,細細嚼著,仿佛在品味這樸實的滋味中蘊含的人生道理。“記住,為官一任,最終能留下點什麼的,不是看你一時風頭多盛,而是看你踏踏實實為百姓辦成了幾件像電廠這樣管長遠、打基礎的要緊事。‘政聲人去後’,這個道理,越往高處走,越要時刻記在心裡。”

一頓家常便飯,在張叔的諄諄教誨和張嬸的家長裡短中結束。

坐進車裡,我讓謝白山先往東洪方向開。楊伯君坐在副駕,打開了車上的收音機,想調節一下氣氛。廣播裡傳出的,不再是往日熟悉的工農商貿新聞,取而代之的,是鋪天蓋地的“三學”活動報道。

“本台消息,市委組織部舉辦全市組工係統優秀年輕乾部‘學講話、學先進、學典型’專題讀書班,於偉正書記出席開班式並作輔導報告,東洪縣委組織部長焦楊、光明區委組織部乾部一科……等乾部交流發言,市委書記於偉正強調要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在學思踐悟中築牢理想信念根基…,全市組織人事部門戰線的兩百名優秀年輕乾部參加……”

“市經貿委組織骨乾企業負責人赴深圳特區考察學習,對標先進找差距,解放思想謀發展…”

“光明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研討會,圍繞‘學講話、學先進、學典型’主題深入交流,區委書記常雲超主持…”

播音員字正腔圓的聲音在車廂裡回蕩,內容無一例外圍繞著“三學”這個核心。楊伯君聽著聽著,忍不住回頭建議:“縣長,您看這廣播裡,各區縣、各單位的‘三學’經驗輪番上陣。咱們東洪前期雖然也報了些材料,但動靜似乎…不夠響?是不是…也再跟市委宣傳部溝通一下,爭取多上幾條新聞?讓市裡更關注咱們的亮點?”

我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看著窗外掠過略顯蕭瑟的早春田野,緩緩道:“宣傳報道,發掘亮點是必要的,但不必刻意強求,更不要為了上新聞而搞花架子。‘三學’活動搞得好不好,關鍵看是否推動了工作,解決了實際問題。東洪底子薄,任務重,與其把精力放在爭一時風頭上,不如沉下心,把電廠項目的前期工作做紮實,把黃修國同誌在農業局反映出來的平價肥指標問題解決好,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變化和實惠。這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新聞’。風頭太盛,未必是好事,紮紮實實乾出幾件讓群眾記得住、讓組織放心的實事,比什麼都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伯君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縣長說的是。是我考慮淺了。”

車子繼續行駛,廣播裡又換了一條新聞。我閉上眼睛,張叔那句“政聲人去後”在耳邊回響,還有下午他與於書記那場關於“三學”督導和乾部調整的重要談話。東原的這盤棋,隨著於偉正書記手腕的漸次展開,正悄然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在風雲變幻中,守住初心,找準定位,一步一個踏踏實實,切不可風氣太盛。

下午的時間,張慶合走進市委書記辦公室,於偉正正伏案批閱文件,頭也沒抬:“慶合同誌來了,坐。省裡剛下來兩個急件,我先簽了,馬上好。”他指了指沙發。

張叔依言坐下,順手拿起茶幾上最新一期的《求是》雜誌翻看,神態從容。

於偉正快速地在幾份文件上簽下名字,合上文件夾,拿起桌麵上一個貼著“三學辦督導材料”標簽的文件盒,走到張叔旁邊的單人沙發坐下,擺了了準備深入交談的架勢。

“慶合同誌,你看看這個。”於偉正打開文件盒,將裡麵厚厚一疊材料遞給張叔,“這是‘三學辦’前三期督導檢查的綜合材料。上麵是督導通知,中間是各單位的考核打分表,下麵是詳細的考核情況報告,最後麵是督導組彙總後向我做的階段性彙報稿。”

張慶合接過來,一頁頁仔細翻看。材料整理得極為規範,條理清晰,從發現問題到提出整改要求,再到後續跟蹤,環環相扣。

“這套督導反饋機製運行下來,效果比預想的要好啊。”於偉正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帶著一種運籌帷幄的自信,“整個督導工作,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分了三個批次:第一批下沉區縣,核心是看基層在‘三學’活動中,結合本地實際,在推動社會治理和發展經濟方麵拿出了什麼實招新招;第二批聚焦市直單位,重點檢驗他們能否深刻領會市委意圖,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優化服務、提高效能的實際行動;第三批覆蓋市屬國有企業和高校,考察他們如何將活動要求融入教學科研和生產經營管理。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他不用看材料,便如數家珍般點出,“各單位差距很大。我們發掘了像東洪縣公安局、光明區組織部這樣的先進典型,也暴露出一批學習流於形式、作風浮誇甚至敷衍了事的反麵案例。比如平安縣存在學習不深入、走過場的問題,臨平縣主要領導對活動重視程度明顯不夠,說到主要領導不重視,老張啊,尤其是東投集團,行動嚴重遲緩,組織極其不力!還有市財政局、農業局……”

於偉正的手指在沙發扶手上輕輕點著,目光變得嚴肅起來:“慶合同誌,這些暴露出的問題,性質很嚴重!這不僅僅是學習活動抓得好不好的問題,它深刻反映出一些地方和單位主要領導同誌的組織觀念、紀律意識淡薄,執行力嚴重缺失!往深了說,是對市委部署陽奉陰違,令不行禁不止!這關係到我們東原乾部隊伍的政治站位和執行力建設,關係到市委的權威能否暢通無阻地落實到最基層!”

張慶合聽了之後,覺得於偉正書記這是要動人了。


最新小说: 奧特:我終將成為正義的夥伴 拳之下 我真是被迫加入樂隊的! 逆行諸天萬界 穿成極品惡婦,靠美食養崽逆風翻盤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獻祭辣條出紅光,拜金前任悔哭了 一人:師兄張之維,通滿級金光咒 全球異能:隻有我在修仙 奇俠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