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訴才是正義!
但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曆……哦,家世的影響。
這點正是艾麗西亞·康斯伯格最熟悉和擅長的領域,畢竟作為新英格蘭傳統藍血家族,五月花號的直係後裔,他們彼此之間一直保持聯絡。
艾麗西亞不說,愛德華還不知道,他原本以為所羅門的家世就夠可以了,但論輝煌和名聲還是沒法和丹尼爾·布魯斯特老爺比。
丹尼爾老爺那才叫真正的藍血。
他老人家的爺爺叫本傑明·布魯斯特是新澤西州著名政客,曾經擔任新澤西檢查長,後來在1881年至1885年擔任美國總檢察長,而他們的直係祖宗叫做威廉·布魯斯特當年五月花號的乘客之一。
祖上還出過莎拉·富蘭克林·巴奇和理查德·巴奇的這樣的名人。
但名氣最大的還是本傑明·富蘭克林,算起來是他的曾曾曾祖父。
布魯斯特老爺的母親是混血兒,身兼蘇格蘭,德國和英國血統,並且是約翰·哈特的直係後裔。
約翰·哈特這個名字在今天已經不怎麼為人所知。
但作為第一屆大陸會議的代表,並且是56名《獨立宣言》的簽署人之一。
從某個角度說,算是合眾國的早期締造者。
之後他擔任新澤西議會主席,算得上是當地著名土豪了。
作為穿越者,愛德華對這種家世其實很看不上眼,受過義務教育的國人都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為天經地義的事情。
祖宗牛逼是祖宗的事情,自己要牛逼還得靠自我奮鬥和曆史行程兩開花,和祖宗沒啥關係。
但到了合眾國,那就是“王後將相,寧有種乎!”
這實在是讓人搖頭,明明自詡先進文明的國度卻還把這套東西當作國內政治傳承的必要條件。
說實話這和莫斯科的世襲官僚比也沒啥太大區彆。
但既然本國人民都沒說什麼,自己一個外來戶何必憤憤不平?
應該說這樣的顯赫的家世足以為布魯斯特老爺的政治生涯保駕護航。
讓他一路高歌猛進。
在1964年大選迎來了他政治生涯中最高光的時刻,成為了林登·約翰遜總統“最愛的兒子”或者翻譯為“寵兒”
這是一個古老的政治術語。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的競選中用的比較多。
在四年一度的美國全國性政黨大會上,一個州代表團有時會提名一個本州的候選人,或者較少地提名本州地區的候選人這個候選人在其他代表團看來並不是一個可行的候選人但本州人民在最初的投票中投票支持這個候選人。
然後州的黨領導人以此為籌碼和主力候選人進行談判。
這樣說起來很抽象,還是看具體例子吧。
1964年,林登·貝恩斯·約翰遜總統(常被人縮寫為lbj,這讓愛德華感到異常親切)對戈特華德。
由於約翰遜沒有時間進行全國性的黨內初選,也就是一個州一個州的去和當地黨內其它候選人進行k。
於是就采用了“寵兒”策略。
以馬裡蘭州為例,丹尼爾·布魯斯特老爺出麵贏得了黨內初選,然後在全國性選角的時候,丹尼爾老爺直接宣布支持約翰遜,於是他的票就全部到約翰遜名下去了。
實際上這也是“寵兒”策略的最後一次應用,也是和最初應用相背離的。
假設在1900年進行總統選舉,愛德華是黨內給予厚望的候選人,但是紐約州對此愛德華並不滿意,但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否決掉愛德華。
於是,紐約州的民主黨黨魁可以推選南希為本州的總統候選人,而南希除了在本州有優勢外,在其他49個州都沒人認識,更遑論號召力了。
但她作為紐約州民主黨的籌碼,可以和愛德華進行談判,索要更多好處,如果愛德華同意支付對價,那麼南希就會號召選民投票給愛德華。
反之,成事不足,但敗事有餘,這也足以讓愛德華深深忌憚。
這種策略隨著強人羅斯福上台後而日漸退出政治舞台,並終結於1970年。
因為1970年國會通過法案,要求總統候選人必須獲得一個以上州的提名。
當然,1964年這次的“寵兒”策略,是林登·約翰遜總統親自布置的,丹尼爾布魯斯特是他欽定的人員。
可見這位老爺是被簡在帝心了。
但遺憾的是,大概是前半生太過順利,以至於他收錢收的肆無忌憚。
大錢小錢都不放過,而且饑不擇食,隻要彆人敢送他就敢收。
這事情馬上被報紙捅出來,零零總算給他歸納了十項罪名。
而且條條都有根有據。
這種事,一旦被對手抓到把柄,那麼民主黨也隻能揮淚斬馬謖。
哪怕你祖宗是華盛頓或者林肯,那也得請你滾蛋,至少是滾出華盛頓特區。
當然,滾出去之後,大家也就不在深究,反而可以繼續坐下來談生意。
但做買賣終究不能和當政客比。
身邊的助理也被遣散。
對於這些被遣散的助理而言,這才是天大的不幸。
參議員老爺是稀缺物種,每個州才兩個。
大家又都知道,如果要成為參議員那麼必須要做過參議員助理這個規矩。
這就導致參議員老爺身邊助理爆棚。
現在丹尼爾·布魯斯特滾蛋,馬裡蘭州會選出新的參議員來。
但新人身邊肯定也擠滿了自己的部下,縱然南希小姐家世不錯,可若是再去當助手也比較困難。
更何況這裡還有個臉麵上的問題。
參議員競選也是非常殘酷的,尤其在黨內競選時。
像南希之所以能去丹尼爾手下乾活,顯然是她的家族在丹尼爾身上下了大注,而丹尼爾的對手身後也有大家族或者富商支持,彼此鬥得你來我往。
現在新人上任,不借機報仇就不錯了,誰還敢舔著臉上去投靠?
要投效也得等一段時間,自家重新拿出“誠意”後再說。
兩個深度介入政治的女性講起這些新聞八卦來,顯得無比合拍,愛德華在一旁大飽耳福兼大飽眼福。
兩人都穿著裙子絲襪,翹著二郎腿,肉絲與黑絲交相輝映,賞心悅目。
看得他有點口渴。
正要去倒水,門鈴又響,這回是南希到了。
於是之前兩人立刻熱情的迎了上去,三個妙齡女性坐在一起嘰嘰喳喳。
南希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但外貌姣好,身材苗條,看起來也就像個剛大學畢業的新生。
愛德華懶得和她們攪合在一起,順手打開電視。
頓時聽到熟悉的聲音
“這裡是fake?nes!我是記者梅根,我現在在布魯克林,今天這裡的情況糟糕透了。”
“雖然已經是中午時分,但,你們可以看到……”
說著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攝像機跟著搖了一圈。
“大家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道路上都是厚厚的積雪,是的你們沒有看錯,所有的道路上都有至少十五英寸厚的積雪!”
“我要承認,這是罕見的暴風雪,但是我更要憤怒的批評紐約市政管理當局,為什麼直到現在都無法保持交通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