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一聲聲木杖與人肉相擊發出的悶響聽得人頭皮發麻,但第六下打完,年丞運身上仍不見血跡。
秦澤海不由得懷疑起來,他的目光緩緩落到秦君鬱的腳上,發現他腳尖張開,眼神立馬冷下來。
廷杖分“用心打”和“著實打”,至於采取何種打法,決定因素很多,譬如皇帝的密令。
若無密令和暗示就得監刑人自行揣測,來給行刑人傳遞信息。
皇帝隻是想大懲小戒,他們就得著實打,手下留情。皇帝大發雷霆,實實在在要責罰,就得用心打,往死裡打。
監刑官腳尖張開——著實打。
監刑官腳尖閉合——用心打。
廷杖,沒有監刑官,皇帝沒有機會傳密令,在龍案後也無法通過腳尖傳達旨意,這兩個護麟衛卻“著實打”,正巧秦君鬱腳尖張開,這真的是巧合嗎?
比起巧合,秦澤海更相信另一個猜測——護麟衛裡有秦君鬱的人。
秦君鬱要保下年丞運,所以暗示他們著實打。
秦澤海咬碎了一口銀牙,沒想到秦君鬱的手竟伸得這麼長。
在第十杖打完時,年丞運已經奄奄一息,連喊痛的力氣都沒有了。
他的臀部血肉模糊,官服亦被劃了十幾道痕跡被血染出一片深色。
血腥味充斥著整個明德殿,文官們兒見了這場麵幾度欲嘔,武將們則是司空見慣,但因惻隱之心,個個都眉頭緊鎖。
眼見年丞運要不行了,兩名護麟衛都猶豫著要不要再打。
畢竟當眾杖斃一位丞相可不是小事。
但年丞運的慘狀並不足以讓皇帝消氣。
他對這位最會揣摩自己心意的丞相是很滿意,甚至是信任的,正因為這樣,他才會震怒。
皇帝麵不改色道“繼續。”
簫將軍實在看不下了,拱手道“皇上!年丞運年邁體弱,實在挨不住三十杖啊!”
皇帝剛才已經說過,誰敢求情,同罰並罰。
未等他發火,秦君鬱進言“父皇,兒臣願代丞相受餘下二十杖,請父皇恩準。”
他在刑凳旁單膝跪地,拱手抱拳,側目便對上了滿目淒涼的眼神。
年丞運說不出話,臉色白得如同死人,他痛苦地搖著頭,示意他不要這麼做。
秦君鬱忽視他帶有暗示意味的眼神,將目光移開,又道“父皇若是還不解氣,兒臣自請再加三十杖,一切後果自負。”
皇帝眼睛一眯,放在龍案上的雙拳緊了緊。
眾人都在緊張地等待著皇帝的答案,有希望他同意的,盼望著最好能趁這次機會將秦君鬱打死,再不然打成殘廢,那麼太子之位不用彆人搶,皇帝自會讓他交出來。
當然也有不希望他同意的,五十板子下去,人都不中用了,一個不中用的人,注定淹沒在曆史的洪流之中。
有人恨鐵不成鋼,秦君鬱為了個老頭而葬送自己的人生。
有人由妒生恨,妒忌他有如此膽量和義氣,嫉妒他或許會憑借此事將年丞運收入麾下。
二十板子,讓年丞運後半生隻為他賣命都不為過。
這麼好表現機會,誰不心動呢?可他們都不敢冒這個險,不敢像秦君鬱那樣進諫說自己願意代替年丞運受罰,萬一皇帝真同意了,那豈不是一命換一命?
秦君鬱有這個氣量,他們沒有。
以至於皇帝同意用五十板子換年丞運下刑凳時,沒有一人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