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就與劉亞運通過電話,確定今天過去拉貨,一路直奔新元市場,來到攤位前,放眼望去全是毛茸茸的雞苗,非常喜人。
吱吱吱…
小雞的叫聲不絕於耳。
“劉老哥,我的貨呢?”
“早準備好了,這都是,各位都隨便看看。”
劉亞運知道跟著張小雨來的是小張村的村民,伸手去抄小雞,結果那些小雞迅速跑開了,露出一片空地,顯得很有活力。
“你們瞧瞧,這小雞多有精神,聲音響亮,腿也粗壯。”
來的都是識貨的人,哪敢造假。
桃子媽天天觀察周春園養雞,早就下定了決心搞養殖,這次也跟了過來,她彎腰就去雞籠裡隨機逮一隻小雞,小雞抓在手裡劇烈掙紮,滿意的點了點頭。
“還不錯。”
其他幾人也都伸手抓了幾隻查看,上萬隻雞,謹慎一點還是很有必要的。
“劉老哥,雖然咱們是老朋友,可這雞苗是村裡買的,咱們還是得談一談價格呀。”張小雨開口說道。
“理解,理解,張老弟,咱們合作這麼長時間了,我的為人想必你也知道。”
“彆說了,咱們都是老實人,誠信為本,你說多少錢一隻吧,我這人爽快,不喜歡討價還價。”
做生意的沒一個老實人,而且喜歡說反話,老實人適合給人打工,叫你加班幾小時你就加班幾小時。
劉亞運自然是聽出來張小雨話裡的意思,就是價格彆離譜,人家不喜歡討價還價,報的太高肯定會砍價,而且還會不高興。
“本地草雞價格比較穩地,光是雞蛋就得一毛錢一個,還有孵化等成本,量大的話的確便宜一些,但也有限,再加上今年價格上揚,你給一毛二。”
“去年政府補貼蛋雞,價格是一毛一,今年沒有補貼了,再加上這是外地運來的的,我也不賺你的錢,你給一毛四。”
張小雨也不回話,點著一根煙蹲在那裡悶頭抽了起來,愁眉苦臉,他現在的境界已經過了用嘴討價還價的層次了,靠表情和肢體語言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劉亞運摸不清張小雨的意思,在那裡著急呀,正常一隻雞苗能賺兩分錢,如果量大,十隻雞苗賺兩分錢也不是不行。
過了半晌。
“行了,張老弟,進貨成本一毛三,你可以去打聽一下。”
這意思就是你總得讓我賺點吧。
“嗨,咱哥倆誰跟誰,這要是我自己買的,彆說一毛三,你就是賣我一毛五,我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這都是鄉裡鄉親的,大家手裡都沒啥錢,我就占你點便宜了。”
既然價格確定了,說幾句漂亮話,大家麵子上都過得去,其實張小雨知道劉亞運也沒說實話,成本肯定不是一毛三,但也不會懸殊超過五厘。
“行,那就一毛三分五。”
劉亞運同意道,說了半天,總算是一隻賺了一分錢,加上草雞,一萬四千隻總共賺了140塊錢,另外還要送幾百隻作為添頭,也就賺個一百塊錢吧。
“好,那可謝謝劉老哥了,改天請你吃個飯,開始數吧。”
張小雨招呼桃子媽等人數雞苗,整整數了大半個小時才搞定,末了裝車的時候,劉亞運主動送了三百隻草雞苗作為添頭,倒是省了張小雨開口了。
結完賬之後,張小雨帶著桃子媽等人在門口的小館子裡吃了飯,然後匆匆忙忙的往家裡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