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一愣,母親做了這麼多年飯都沒讓她打過下手,這是要把她支開呀,看了看小姑,發現後者在那裡自顧自的喝茶,麵無表情。
“小雨,那你跟我爸和小姑聊一會兒,我去給你倒杯茶。”
“好。”
待米娜離開之後,張小雨眼觀鼻鼻觀心,暗自思索著該說什麼話,剛才打招呼的時候,小姑就是微微點頭,一看就是不好對付的主。
這時候米學榮說話了,道“小雨,娜娜她小姑在研究所上班,主要研究對外貿易方麵的問題,按照我們常人的理解,所謂貿易就是跟外國人做生意,是吧?”
“嗯。”
米靜文回了一聲。
改革開放主要是對外開放,打開大門邀請外國人來國內做生意,得有優惠政策吸引人家,比如稅收和土地方麵的。
另外還得設立貿易規則,怎麼交貨?怎麼給錢?哪些行業你能進來,哪些不能碰,這都得製定好,在實踐中一點點完善,這就需要專門的人員來研究國際上通用的規則。
“噢,那厲害呀!”
張小雨恭維了一句,他不清楚狀況,英語都沒及格過,還貿易呢?謹慎一點的好,不能亂插嘴,徒惹笑話。
“對了,小雨,我聽娜娜說你那個培訓班跟一家外國企業也有合作。”米學榮提道,這是他昨天晚上就想好的切入點。
彆以為隻有張小雨會提前搜集情報,他這個老丈人也不是吃素的,兩個陌生人想要聊天,首先得找一個共同話題,要不然就是尬聊,一準談崩。
張小雨立刻接收到了這個信號,感激的看了老丈人一眼,沉聲道
“沒錯,是日本的富士膠片公司,他們來金陵這邊拓展市場,很看好我公司的發展潛力,就以讚助的方式進駐培訓班,目前我們雙方合作的很愉快。”
“哎呀,小riben都比較壞,你可要小心一點。”米學榮叮囑道。
“嗯,我會小心的。”
就在這時候,米靜文終於開口說話了,問道“那個培訓班你占了多少股?”
她並沒有問這個培訓班是不是張小雨的,因為這個答案顯而易見。
對於這個問題,張小雨早有準備,這時候就不能撒謊了,因為這個小姑真有可能去查他,那到時候就壞事了。
“這個培訓班是我和兩個本地人合夥開的,其中一個是大學老師,也是培訓班成立後的第一個講師,當初能招到學員可全靠她的名頭,另外一個是做生意的大老板,是我當初去深圳闖蕩時認識的,她讚助了培訓班第一筆啟動資金,公司的執照也是托了她的關係辦下來的。”
張小雨先是說了原因,然後才說結果,道“點子是我想出來的,她們一個出錢,一個出力,各占30,我負責經營,占40。”
“不過我比較忙,不可能一直親自看著培訓班,就找了一個信得過的朋友替我看著,分了5的股權作為激勵送給他。”
米學榮點了點頭,女婿憑一張嘴,就能拉到人、拿到錢,把公司做起來,說明能力還是很強的。
“也就是說目前你隻占35。”
“是的。”
“那你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錢?”米靜文又問道。
“公司才開業半年,剛剛實現盈利,都計提準備金用來以後擴張了,我就從裡麵領個基本工資。”張小雨解釋道。
“具體是多少?”米靜文逼問道。
米學榮看情況不對,連忙阻止道“小文,你非打聽那麼清楚做什麼?”
米靜文斜著瞪了一眼兄長,後者嚅了嚅嘴,沒再吭聲。
“兩千。”張小雨硬著頭皮回道。
他發現這小姑真討厭,說話非得把人逼到牆角裡,這樣的人就算在單位裡恐怕也不受歡迎,要不是能力強,根本站不住腳。
米靜文麵無表情,繼續問道“聽說你還和人合夥開了咖啡廳,占了多少股,一個月能拿多少?”
“是星蕊咖啡廳,我的培訓班就是租咖啡廳的二樓,那老板不錯,我就出資三萬,占了40的股,每個月七千塊錢左右。”
“聽說你在家還和人合夥開了飯店,辦了養雞場,一個月能賺多少?”
“飯店我占了70的股份,一個月也能拿八千塊錢,養殖方麵我采取的方案是帶著村裡人養,我們家隻負責收購和銷售,水產品也是,還有大棚蔬菜,不過這都是我爸媽在家裡打理,一個月也能有三千多塊錢。”
“也就是說,你一個月能掙兩萬。”米靜文總結道。
“這麼多!?”米學榮驚呼道。
他們一家三口合起來一個月才掙三百多塊,就這還算多的了,大部分家庭也就能掙一百多塊。
米靜文卻搖頭,道“對於做生意的人來說,一個月掙這點錢不算什麼,那些做外貿的公司一單生意就能掙十幾萬。”
這意思就是生意看著很多,其實掙得很少,總的來說就是小生意,張小雨也是個小老板。
“話可不能這麼說,那些搞外貿的都是借著國家的政策,搭順風車,小雨這才多大,等他到了那個年齡,一單生意十幾萬也不難。”米學榮反駁道。
“那可不一定。”
米靜文不相信這種將來怎麼怎麼樣的話語。
張小雨略顯尷尬,這時候他就要表現的謙虛有禮,決不能自己誇自己,好在米娜泡好了茶,走了過來。
“茶來了,這一杯是你的,給你加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