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習慣,主要是我睡覺都不穿衣服的,現在穿著秋衣秋褲好難受啊。”
“那你脫掉不就得了。”
“我不好意思,萬一你媽突然闖進來,那我不糗大了。”
“這可是婚房,我媽怎麼可能突然進來?你是不是在哪裡聽到傳言了說鄉下人進屋不敲門?”
“嗯。”
“這要分情況,小孩子的確沒有敲門的習慣,但是大人很少會這樣,像我們這樣新婚房間,絕不會有人不敲門跑進來的,而且門上有鎖,放心吧。”
米娜糾結了半晌,實在睡得難受,還是將衣服去掉,然後鑽進張小雨的懷裡,眯著眼睛沒兩分鐘就打著小呼嚕睡著了。
次日,米娜和張小雨早早地起床,然後到田野裡,沿著田間小路散步,兩人都是一聲亞麻色的運動服。
“這就是小麥苗綠油油的,長得真好。”
米娜蹲在地頭觀察小麥生長情況,問道“哪一塊地是你們家的?”
“前麵那一塊,寬的。”
“這一塊是多大的?一畝地能收多少斤?”
“這一塊是五畝,666平方算一畝地,以前用牛糞種地,每畝大概是三百多斤,現在用磷化肥,大概在五六百斤左右。”
“那你們家一季豈不是能收一萬多斤?就算兩三毛一斤,也是幾千塊,況且還有一季大豆,一年下來不比城裡人上班差,為什麼鄉下人日子過得那麼苦呢?”
“城裡人在廠裡上班,房子是國家分配的,每個月的錢除了吃飯沒有其他開銷,而且獨生子女居多。
農村不一樣,孩子多,長大了要結婚,要蓋房,要分家,一家三個兒子的,再厚的家底這樣分了之後就從富農變成貧農了。”
從國家提的口號‘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就能看出來原因了。
現在還好一些,全國除了北上廣這幾個大城市,其他地方城鄉差距不大,甚至許多城裡人還不如鄉下人過得好。
但隨著經濟發展,機會先出現在城市裡,鄉下信息滯後,馬上就會被遠遠甩在後頭,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大到讓人絕望,最後鄉下人都跑城裡打工去了。
“乾嘛要生那麼多孩子呢?有一個男孩傳宗接代不就得了。”
米娜想不通。
“人多力量大,雖然大家在同一個村子,但也經常會鬨矛盾,哪裡都有恃強淩弱的人。
你比如這兩家田地鄰邊,西邊這一家就喜歡多耕東邊這一家的地,所以每次種地的時候都吵架,你要是太軟弱,他就年年占你便宜,時間長了能多耕一米過去。”
“這麼過分!!!”米娜憤憤道。
“這算什麼?比這還過分的事情多了去了,他就是想欺負你,我家那魚塘養了那麼多魚,昨天就釣到一條大的。
其實都被人晚上用網偷走了,還有大棚裡的西紅柿也被人偷過,各種爛事都有,如果我有五六個兄弟,誰敢惹我?”
張小雨的一番話推翻了米娜對於鄉下的認知。
“天呐,鄉下不應該是民風淳樸的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的?”
“儘信書不如無書,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路上開車還有人故意跑你前麵擋著呢,你快他也快,你慢他也慢,你都不知道這群腦殘是怎麼想的。
不過大部分村民還是很好的,就是個彆人太壞,我們儘量把人往好處想,但也要做好防備壞人的準備。”
“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家裡多養幾條狗。”米娜建議道。
“準備買了,這不是你來了嘛,怕你過敏,就推遲了,等咱們回金陵之後,再把狗弄來。”
“也好,對了,以前總聽你說是靠抓黃鱔起家的,我看這地頭小溝裡有水,是不是就在這裡抓的?”
“是的,就在這裡,黃鱔喜歡棲息在田間小溝裡,這裡麵食物多,環境適合它們繁殖生長,在這裡能抓到大黃鱔,晚上我弄幾個竹籠子帶你看看如何抓黃鱔。”
“行。”
兩人在田野裡轉了一圈,然後轉頭來到打穀場的農業基地,這時候已經有村民來上工了,鑽進大棚采摘西紅柿包裝上車。
米娜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悄聲對張小雨說道“感覺很專業的樣子。”
“那當然了,我這是正規的農業公司,產品銷往市裡的大飯店,不正規能行嗎?”
“西紅柿多少錢一斤來著?”
“批發價三塊。”
“還行。”
米娜點了點頭,這些錢都是她的,必須關心一下行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