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李唐的一些雜事我就不說了,說起來看是波瀾壯闊,實際上就是你們一家子的狗血感情劇,什麼弟占兄嫂,兒娶父妃,父納兒媳的,想起來就有點惡心了。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還得是二鳳你,給李唐開了個好頭,後世子孫紛紛以你為榜樣啊。”
說完,夏鳴用打趣的眼神看著李世民,李淵和李建成也順著夏鳴的目光也看了過去。
兒娶父妃?剛緩和了一點的李淵再也忍不住了。
弟占兄嫂?正是血氣方剛的李建成就算再婦人之仁也忍不住了。
“小畜生,給我死。”兩人大喊著拔出了腰間的佩劍,猛地劈了過去。
死吧死吧,就算現在不死,活著也沒指望了,李世民無奈的閉上了眼睛。
咦,動真格的了,那不可行,少了一個演員,怎麼能看得過癮啊。謝道韞連忙揮手,將李淵兩人的劍收繳了過來,然後又是輕輕一揮,將幾人隔了開來。
李淵和李建林拚儘全力都沒辦法脫開束縛,隻能咬牙切齒的看著眼前的狗崽子,彆給我說什麼父子兄弟之情的,我沒有這樣的兒子,也沒有這樣的兄弟。
“行了,彆裝著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了,自古天家無親情,自從你們李家選擇了這條路,這一切不早就可以預料得到的嗎。說到底,也不過是成王敗寇罷了。”
看戲看得差不多,二鳳也被自己打擊得夠嗆了,也該停了,於是,夏鳴開口說道。
聽到夏鳴這麼說,李淵和李建成這才慢慢的開始平息自己憤怒,隻是一時還是無法接受,依然憤恨的盯著李世民。
“李唐對整個華族的傳承和發展,有著很多很大的貢獻,我也懶得說了,其中一條是自李唐開始,大範圍的進行了番漢合流,將各個民族融合到我們中原文化體係之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
可惜,你們自己把握不住,玩崩了。融合了又沒真正的融合起來,番漢對立的情緒持久存在,同時又在各個重要的崗位上任用大量的番人,最終把漢人的上升途徑給堵死了。
結果就是,被番人作亂,從此李唐盛世由盛而衰。
當然了這些番人裡麵很多都是以漢人自居的,也是為了我們中原文化傳承體係做出了不少的貢獻。隻是人心隔肚皮,誰也沒辦法火眼辨忠奸不是。”
隨著夏鳴的講解,李淵也慢慢的平息了下來,似乎也慢慢的體會到夏鳴的意思。
在這幾百年了,胡人對漢人造成的災難,實在是難以估量。但是胡漢混居那麼多年,又早就很難真正的區分胡漢的血脈區彆了。
從真人的話來分析,番漢合流確實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要學習和承認中原文化的番人才是好番人,而像突厥和吐穀渾這些不信奉漢家文化的,那就不是什麼好東西了。
所以,我跟突厥、吐穀渾這些蠻夷合作打漢人的事,就是一開始的時候,真人不給我好臉色的原因了。
想到這,李淵露出了一副我悟了的表情。
夏鳴微微頷首,繼續說道“李唐之後的,我就不說了,還是回到之前的話題,現在我為什麼說很多人推崇三國的原因,想必你們也猜到了。
漢末群雄割據,最終三分天下。不管是你們家建立的李唐還是往前或者是往後看,曆數各個王朝內亂衰弱之時,唯有漢末三國沒有外族膽敢入侵的。
為什麼呢?因為大漢的風骨還在,漢人的脊梁還在。
我們自家兄弟怎麼打都行,但是如果你一個外人敢過來插手,我他喵分分鐘教你做人。
試想一下,漢末群雄中,一個二流的割據勢力公孫瓚都能把烏丸、鮮卑打得跟條狗一樣,公孫度打烏桓、高句麗也跟打自家兒子差不多。
更彆說魏蜀吳了,自家內耗的同時,還動不動就朝外麵擴大一些疆土,沒糧草了,就找他們拿一點。
就拿諸葛亮七擒孟獲來說吧,捉了放,放了捉,一個字,就是玩。
哪像你們現在,三征高句麗還輸了,簡直丟死個人。”
稍微年輕一點的李建成這時也緩過來了,聽到這鄙夷的話語,忍不住反駁道"真人,這好像也不關我們的事吧?率兵攻打高句麗的不是我們,而是隋帝楊廣,他一個人無能可不關我們的事,換做是我們領兵,雖然不一定能取得大勝,但不至於大敗或無功而返吧。"
"還有嗎?"夏鳴最怕的就是人家不配合,現在見到接上戲了,那自然就得演下去了,於是反問道"難道就是統帥的問題嗎?"
李建成既然已經開口了,自然也是不準備藏著了,"除了統帥的問題之外,還有時機把握的問題,隋帝楊廣三征楊廣實在是操之過急了,隻想著畢其功於一役,完全沒有考慮到國家內部的現狀。
雖然經過文帝的勵精圖治,民生有了一定的恢複,但是楊廣上位之後,先是營建東都,又下令開鑿大運河,造龍舟等各種船數萬艘,國力已經損耗了大半。
這些事情都還沒完,又親率大軍攻打吐穀渾,雖然打贏了,但是又進一步影響了國內的生產經濟發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也就罷了,如果從此時開始勵精圖治、與民休養生息,過個十來二十年後,再遠征高句麗的話,結局肯定不會像現在一樣。"
看來李建成還是年輕了點,儘管資質達到了七十多,可惜看問題還是有點片麵,不過這也是時代的局限性問題,等到招募過去之後,重新進修一番,再加上各種知識轟炸之下,必然會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你說的沒錯,對於楊廣,或者說對於你們這個時代來說,這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可是,看問題要長遠一點,追根溯源才能發現問題的本質,從本質上去找到根源,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為什麼非要三征高句麗,其實根源還在三國這裡。
三國亂戰幾十年,中原大地上雖然不至於十室九空,餓殍遍地,但也差不多了。其實我也在想,如果當時的風雲人物少一點就好了,那麼中原大地很快就能恢複到統一的狀態。
也不至於是讓晉朝撿了便宜,而晉朝一統,對我們漢家傳承來說本來是一個好事,可惜,出了司馬家的奇葩,為了所謂的家天下,傳位給一個智力低下的人。
進而導致出現了一個妖後賈南風,引發了八王之亂,將漢家傳承徹底的打入了深淵。
五胡亂華時期,這些胡人也吸收了漢家文化的一些精髓,最主要的是包括曬鹽冶鐵等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生產技術丟失,導致胡人的生產力戰鬥力飛速提升。
經過數百年的醞釀,才形成如今的局麵。
要想真正解除這些外族對我漢族的威脅,在內要發展生產力,研發出更加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休養生息,緩緩圖之。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再發動致命的一擊,絕其苗裔,斷其傳承,隻要我們永遠領先於人,這些外族也不過是砧板上的肉而已。
當然了,從士農工商到文化認同、種族至上等各個方麵,還有無數的方向,我就不一一展開了,這麼說,你明白了嗎?"
喜歡夏鳴穿越異界做領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夏鳴穿越異界做領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