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楊洪濤和李二牛沒有想到的是,陸山河居然直接把何洪濤指使人投毒的這幾隻鬆茸給扔掉了。
“山河!你把這幾株鬆茸扔掉,咱們怎麼有證據啊!”
陸山河笑著說道“就按照我剛剛說的做,山人自有妙招,二牛等我消息就到縣城找我。”
往後的一兩天,由李二牛繼續收菜,陸山河則每天都去縣城送菜,而且一待就是一整天。
楊洪濤和蔣大偉繼續盯著何洪利和陳國泰,以防止這兩人又出什麼幺蛾子。
陸山河在等一個機會,等一個一箭雙雕的機會。
這幾天李二牛雖然依舊在收鬆茸,依舊交給了陸山河,但是陸山河並沒有把鬆茸送到國營飯店去。
有時候王剛問道,說領導們想吃鬆茸燉雞了,陸山河就問王剛是哪位領導,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人便說沒有鬆茸。
陸山河一直在等一個人,陶然。
陶然並不是江城縣的人,而是隔壁臨江縣委辦的主任。
陸山河已經從吳勇那裡得到了一些消息。
這一次縣委一些領導班子的換屆,競爭最激烈的就是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的部長。
目前這個位置有兩個人選。
其中一個就是臨江縣縣委辦的主任陶然。
另外一個就是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二強的大伯王鬆。
按理說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一般都會下到部門去當一把手,而不會直接晉升為組織部的部長。
但是王鬆因為在某些事情上立過功,所以被上麵的領導看重。
陶然和王鬆相互競爭,因為王鬆是本地人,而且和縣上的領導關係都比較好,所以他的機會要更大一些。
直到第2天,陸山河就快放棄,準備采用第2個計劃的時候,他總算得到了準確的消息。
臨江縣市委辦的同誌來到江城縣這邊學習交流,陶然赫然位列其中。
這一天江城縣市委辦在江城縣國營飯店設宴款待臨江縣市委辦的同誌。
既然是來學習交流的,那肯定要好好的款待。
市委辦的領導點名要讓江城縣國一飯店做兩道菜。
好巧不巧,這兩道菜都是陸山河帶來的。
第1道菜就是陸山河在以前紅燒黃鱔上創造而出的黃瓜燒鱔魚。
第2道菜則是結合了江城縣特殊的山區和丘陵的地質,用美味的山珍鬆茸燉走地雞。
王剛本來想跟領導彙報這段時間,天氣比較熱,炎熱沒有下雨,所以陸山河那邊沒有送鬆茸過來。
但非常巧合的是頭一天還真的下了一場雨,而陸山河真的把鬆茸給帶了過來。
嗅著空氣中潮濕的氣味,陸山河的嘴角露出了微笑,果然是老天都要幫自己。
陸山河把為數不多的鬆茸交到了王剛的手上,並且反反複複的叮囑王剛,鬆茸燉雞的湯不要太多,太多了之後就嘗不了鬆茸的味道和雞的香氣。
陸山河交給王剛的鬆茸,當然不是何展宇投毒之後的鬆茸而是新鮮從山上采摘的。
王剛接過鬆茸之後,對陸山河連番感謝。
“山河你可能不知道,咱們江城縣和臨江縣一直都是競爭關係。”
“江陽省的資源本來就有限,一些產業布局可以放到臨江縣,也可以放到江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