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鄉鎮原來的計劃,肯定是要等秋收之後,再修建溝渠。
因為秋收是在和天氣作戰,在和天氣搶時間。
9月初的天氣是豔陽天,但是9月中旬到9月底,按照往年的情況,江城縣都有陰雨連綿,甚至是大雨。
公社的糧食烘乾房容量是有限的,也隻能夠保證公社的儲備糧能夠去烘乾,不能夠保證公社下屬的所有大隊的農民都把糧食拿到烘乾房去烘乾。
所以搶收糧食之後,必須要搶在下雨之前,在大隊的曬壩裡或者是每家每戶的院子裡麵,把糧食給曬乾。
不然以80年代的條件,糧食隻要一上潮那就會發芽或者是生黴。
到時候一年的努力又白費了。
現在肖能興為了對付陸山河,為了儘快的推廣黃桃和種植,讓所有的村民都聽話,他采取了極端的措施。
在大隊成立兩支工作隊,兩支工作隊都聽從鄉鎮的安排。
這樣的話修建溝渠就會占用收割水稻的時間,收割水稻就不可能任由村民們自己找時間收割了。
因為所有的勞動力都集中起來統一管理了。
那麼村上就會安排農民統一集中的收割水稻。
至於什麼時候收割到哪一家,這肯定是鄉鎮說了算。
既然要對付陸山河,那多簡單。
把陸山河、李二牛以及楊洪濤和蔣大偉他們家的水稻放在最後。
也不是不給他們收割。
而是給他們收割之後,天氣就發生了變化。
到時候肯定沒有辦法把糧食曬乾。
糧食的損耗肯定也非常的大。
秋收完之後馬上就要交公糧。
他們隻要不種植黃桃,交公糧的份額也很大。
到時候就看他們到底是妥不妥協。
曹娟得到了肖能興的授意之後,大喜過望!
怎麼樣才能夠把工作妥善的推進?
那就是挑起群眾鬥群眾。
曹娟十分開心的說道“就是要讓整個生產隊整個公社的人孤立陸山河和李二牛他們。”
“他們要是不聽話,不按照咱們的要求去做,那他們一輩子在這個大隊都說不起話,都要受到孤立。”
肖能興也為自己的計策感到十分的高興。
他再次用茶蓋撥弄了一下茶葉,“小曹呀,話不能都這樣說。”
“我們這樣做都是為了人民群眾呀!”
“你想呀,9月把水稻收割了,10月就馬上要種植油菜。”
“這個溝渠要是不修建好,大家還怎麼種植油菜啊?我們這個是為人民服務。”
曹娟也覺得自己失言了。
有些東西可以意會,不能夠言傳。
怎麼能夠說孤立群眾麼!
曹娟趕緊陪著笑說道“肖書記說的是我這邊馬上去辦。”
很快曹娟就向二大隊傳達了二大隊要修建溝渠的要求。
讓二大隊的大隊長後麵發挨家挨戶的通知,所有的壯勞力都必須站出來。
七八十年代都是有這種規矩。
隻要是公社或者是大隊有事,所有的壯能力都要站出來出力。
你要是不這樣做,那肯定是要被大隊的其他人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