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裡澆灌上了今年的第一茬春水,在旭日的映照下,泛著刺眼的光芒,就像一麵麵明鏡一般。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若雲一怔,不知劉伯溫何時出現在身前,吟誦著原詩的後半句。
“先生!”
李若雲很雅地稱呼著劉伯溫,不像其他人那般直接。
“若雲姑娘好性情啊!”
劉伯溫頭戴著鬥笠,肩頭似有水漬,褲腿挽著,也濕了半截。
“先生這是?”
若雲不解地問道,對方好像剛從雨地裡回來。
原來劉伯溫習慣了早起,一個人信步田野村陌,全身已被霧水打濕了。
“劉某人是閒雲野鶴,喜歡寄情山水,四處遊走,嗬嗬!”
劉伯溫似乎很享受這種充滿體驗感的生活,就好比深入展開社會調研工作一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也為劉伯溫日後輔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和政策基礎……
“先生博學多才,隱於亂世,卻知曉天下大事,令若雲好生佩服!”
李若雲對劉伯溫無限仰慕,似乎超出了好感的範疇。
“紅塵無度,亂世無情,王朝興替,幾多悵惘!”
劉伯溫自言自語道,目光不覺飄向了遠方……
忽然,耳畔傳來了陣陣馬蹄聲,夾雜著馬匹嘶鳴和人員喧鬨之聲!
劉伯溫臉色驟變,不好,肯定是來了軍隊!
嘈雜聲由遠及近,隨即傳來村民的哭喊之聲,難道是可惡的韃子兵,又來欺壓百姓了嗎?
李若雲不由驚懼起來,劉伯溫安撫她道
“姑娘莫怕,靜觀其變!”
“若雲……”
陳功帶著家人也出現在門外,他朝李若雲喊道。
眾人很快聚集在一起,大家都聽聞了村裡的動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說話間,一對人馬已經出現在眼前,看來人的裝束,不像是蒙古韃子兵,那是?
“大家都聽著,大漢皇帝有令,征集軍糧,人人有責!”
為首的一名軍士耀武揚威道。
“大漢皇帝?”
陳功一愣,沒聽錯吧,大漢應該早就滅忙了,怎麼又冒出個大漢皇帝來了?
其他人也都不明所以,隻有劉伯溫暗自哀歎了一聲。
“這個大漢皇帝,便是起義軍陳友諒,他在江州自稱為王,沒想到對待百姓,也是這般粗暴無禮!”
陳功這才反應過來,陳友諒的確是元末起義軍首領之一,先投了徐壽輝部,後來殺了舊主,自己稱帝了。
再後來,自然是朱元璋滅了陳友諒,成了真正統一王朝的皇帝……
以後是願景,眼前才是現實。
義軍首領一邊吆喝著隊伍,一邊不住打量著這些外鄉人。
看你妹啊!
陳功對這些野蠻的起義軍,同樣充滿了反感和憎惡,這些人原本也是老百姓,穿上了軍服,拿起了殺豬刀,就失去了本性。
他們不去與韃子較量,反過來欺壓老百姓,實在是可惡至極!
“小子,這麼望著軍爺,莫非是你的皮癢癢了吧!”
首領竟然向陳功爆著粗口。
獰笑著,揮舞著手裡的馬鞭,就要向陳功動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