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心裡不踏實。
思考再三,秦小妹問張老大娘:“奶,當時那個人寄給楊奶奶的信裡,說了他一個退役戰友的地址,那個地址你還記得嗎?”
聽見秦小妹竟然打聽這個,張老大娘吃驚的抬起頭來看她。
沒錯,她要去找這位老先生。
他們相識一場,好歹要告訴他楊老大娘的死訊,讓他在人下葬之前見上最後一麵才行。
幾十年的光陰,或許對於一個時代來說就像一粒沙,彈指即飛。
但對於一個人來說,卻像一座山,從而立到花甲,那是一個人永不可能回頭的珍貴人生。
所以,哪怕這不是一個美好的結局,秦小妹也不想叫他們稀裡糊塗的失去聯係。
況且,她已經收了一台縫紉機當跑腿費了,該儘心。
迎上她堅定的沒有一絲雜質的清明眼眸,張老大娘嘴唇顫抖,“記得!我記得!可···可你真要去?你一個女娃娃我怎麼放心!”
這時候就體現出了社交的重要性,秦小妹這些日子廣結善緣,在公社裡有不少朋友。
她也不奢求人家多儘心力,隻是給指指路的話,絕對是夠用的。
“放心吧張奶奶,我不是孩子了,我是咱大隊唯一的女裁縫匠,手藝人出門在外最不缺的就是朋友,找人,問題不大。”
話雖如此,可等她拿紙筆記錄下張奶奶回憶出的地址,看著這串陌生的巷弄名稱,秦小妹還是忍不住撓了撓頭。
由於年代久遠,公社她又不熟,這地址看著十分陌生,估計這事兒還得從長計議。
可惜楊老大娘等不了太久,她老人家最多就能停靈三天便要下葬。
換言之,秦小妹找人的時間也隻有三天,超過了這個時間,意義就不大了。
在楊老大娘的靈前磕了三個頭,秦小妹便揣上紙條,在張老大娘的再三叮囑中衝進了風雪裡。
眼下離下一個趕集天還早,想搭拖拉機指定是不趕趟了的,她也沒猶豫,旋風似的衝向了夾子山下的知青點。
男知青佟剛和她關係不錯,為人也很大方厚道,他家條件好,前不久剛支援他買了輛自行車,整個知青點就他有。
上知青點三言兩語管佟剛同誌借到了自行車,秦小妹才回到家裡,把喂雞的糠和喂狗的雜麵兒都拖出來堆進柴房。
她這一趟還不知道得多晚才能回家,剛才她已經將小母雞它們和喪彪一起托付給了女知青們,把這些拖出來也是方便人家幫忙。
做完這些,秦小妹才找出衣服換上,拿上些錢和票,又把楊老大娘給她的小包袱也帶在身上,鎖上了房門。
跨上自行車,和知青們道彆後,她便迎著風雪朝著公社的方向趕去。
此時已經是中午了,天卻還是陰沉沉灰蒙蒙的。
狂風裹挾著大雪毫不留情地打在秦小妹的臉上,她艱難地踩著腳踏板,心裡隻有一個信念。
到公社找人,讓楊老大娘見到真正想見的人。
喜歡重回七零,不做棄婦請大家收藏:()重回七零,不做棄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