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這一年改革開放,社員們從集體經濟分配製度逐漸朝著包田到戶的方向過渡。
也是從這個時間節點開始,社員們開始有意識的脫離“大鍋飯”的舊體製,發展私人的、個體的產業。
知曉曆史進程,並且已經親身經曆過一次的秦小妹,打從過了新年起,就開始積極的為改革開放做準備。
家裡的蝴蝶牌兒縫紉機不愧是這個時代工業革命的標誌性產物,那使起來真是趁手!
有了這個好幫手,她趕工乾活不僅效率更高,而且成品質量也更加美觀精致。
一時間,十裡八村的大姑娘小媳婦,都以能穿上小秦師傅縫製的的確良褲子為目標,鉚足了勁兒攢錢扯布料。
要結婚的準新娘更是紛紛放出話來。
“想結婚,必須要有秦師傅縫製的時髦套裝!”
這一年,秦小妹的裁縫事業走向了新高度,隨著她做的衣裳越來越多,名聲也越來越大。
甚至隔了好幾個大隊的人家都願意趕山路來找她做衣裳。
她的口碑不僅在鄉下好,公社的客人更是多!
人人都知道她衣裳做的好,款式時髦質量上等,人也是一等一的和氣好說話,客人們都願意幫她轉介紹新客戶。
現在秦小妹一個月至少要去三趟公社,次次都要帶一大堆布料回來,手裡的活乾不完,根本乾不完!
這期間她也就清明的時候上山去看了看楊老大娘和父親,幫他們打理了陰宅又祭過了酒水,才回來接著趕活兒。
“姐,歇歇吧,菜都要涼了。”這是李樹第三次來叫秦小妹吃飯了。
如今秦小妹的裁縫名氣大活也多,天天乾到半夜也乾不完,自然是沒有時間再做好飯等著李樹回來吃了。
理解她的辛苦,李樹主動接過了做飯和家務等活兒,好讓她安心做事。
聽見喊吃飯,秦小妹從布料堆成的小山後邊兒抬起頭,應了一聲就來,便又低頭繼續踩起縫紉機來。
飯桌上,秦小妹吃飯的速度不斷加快,李樹看在眼裡,實在是忍不住了。
勸道:“姐你慢點兒吃吧,就這幾分鐘能耽誤啥啊,你這不要命的乾法,小心再把身子給累垮了。”
如今他也能掙錢了,便打心眼裡希望秦小妹能輕鬆一些,可沒想到她不僅不休息還熬更打夜的加倍乾!
這才小半年的時間瞧著人就清瘦了不少,也憔悴了。
扒拉了一大口飯,又往嘴裡塞了一筷子青菜,秦小妹壓根聽不進李樹的勸,她有自己的打算。
改革開放進程緩慢尚且不急,比它來的更早的是雙搶!
大隊上有規定,農民始終要以土地為主,副業隻能農閒時乾,農忙起來不管你是什麼工匠,該三點下地就不能四點下。
她要是不趁著現在還能接活兒多掙點兒錢,下半年可就隻能吃老本兒了。
雖然父親留下的錢還有不少,可秦小妹向來就不是坐吃山空那號人,金錢上能寬裕些肯定儘量寬裕些好。
那種捉襟見肘毫無積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日子,她過夠了也過怕了。
眼下的時間不是時間,是黃金!
秦小妹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個小時,好讓她連軸乾活兒不停歇,多攢點兒錢才好呐。
不過李樹勸的也對,不能把身子累垮了,這可是革命的本錢。
她現在口碑好認識的人也多,要是雙搶的時候跟不上大部隊,肯定要被說閒話。
到時候可彆陰溝裡翻船,在改革前夕背上個偷奸耍滑的壞名聲。
想到這裡,秦小妹往自己碗裡又添了兩大勺飯。
“活兒還是得乾,不過今天晚上我會早點兒睡的,明兒上公社交活兒順便多割點兒肉回來補補,你記得早點回來吃飯啊。”
這段時間李樹所在的建築小隊接下了大溪溝村的活兒,要給兩戶人家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