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決定顯然也是老錢兩口子之前就商量好的,錢大娘說完,錢木匠喜滋滋的就著灶門口的燒火棍兒點燃旱煙,笑道:
“是該這樣,以後跟老子的姓,老子把你當親兒子養,給你攢錢娶個漂亮的媳婦,再蓋三間大瓦房!慶春有的你都有!”
“真的!哎呀那可太好了!”
還沒等李樹說話呢,錢慶春就先高興起來,一把攬過李樹肩膀,好像看不見他已經垂下頭開始抹眼淚似的,笑著說:
“我就覺得家裡人少,一點兒也不熱鬨!看看咱們周圍這幾家,誰家不是七八個孩子?再不濟也得有三四個吧?嘿嘿,這回可算是趕上了,三個,弟弟妹妹一下全有了!要不咋說還是我福氣好呢。”
這是真愣啊!錢大娘氣急了,狠狠一腳踩在錢慶春腳麵上,還用力碾了碾。
“你爹娘還沒入土呢~你的福氣還在後頭!傻兒子誒,生你還不如生塊粘豆包呢!滾一邊兒去!”
把總打岔的錢慶春趕去灶上炒菜,錢大娘和錢木匠繼續與秦小妹姐弟倆商量詳細事宜。
“好娃,既然你們倆都沒意見,那這戶口早遷早好。咱們之後的生活不受影響,該咋過還咋過,可對外的稱呼不一樣,你們到底有好處。”
這是肯定的,可關鍵光是李樹的戶口還好說,就老錢家與大隊長的交情,一句話的事兒就能搞定。
隊長那人本來也願意照顧老弱,肯定樂得看見錢家照顧老實奉獻不惹事兒的李樹。
事兒主要難在秦小妹這邊兒。
大溪溝村的老秦家,管事的人已經全在土裡了。
剩下的幾兄弟早分了家,又各家有各家的難處,自然不可能上趕著橫插一腳來壞秦小妹的好事兒,大可以不用去管。
主要集中精力對付小溪溝村那邊的幾個老古董,才是正經。
之前說過,秦小妹和老鄒家有親戚關係。
這是因為往前數三代,整個秦家其實都在小溪溝村落戶。
是後來實行起了生產隊大鍋飯,才將大溪溝村與小溪溝村劃拉到一起,成了一家。
秦小妹祖父這一支,就是在那時候遷到的大溪溝村東頭大榕樹下定居。
雖然老秦太太和老秦頭已經入土,再管不了人間事,可小溪溝村那邊卻還有幾個老不死的,自持長輩名頭,最愛指手畫腳。
秦老二死的早,身後隻秦小妹這麼半個女兒,逢年過節能為他祭掃一二。
她如果想把戶口遷到老錢家,最大的阻礙一定是小溪溝村那幾個老東西。
彆看老秦家落難的時候,他們不聲不響的裝死人不理事,可涉及子孫香火、封建禮教這一類的繁文縟節,這幾個老棺材板兒蹦躂的比誰都厲害。
就是大隊長見了也要退避三舍,難怪老錢兩口子提到這事兒就頭大。
連一向有主意的秦小妹聽了爹娘分析也陷入沉思,臉色不大好看。
喜歡重回七零,不做棄婦請大家收藏:()重回七零,不做棄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