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目前的問題不僅叫李祖富一人煩心,眼看老頭愁的胡子都白了,秦小妹心裡也不是個滋味兒。
從前她一個人住在山神廟時,村裡二狗率領的那幫娃娃可沒少幫她做事兒。
她知道那是一群沒有心眼兒隻想填飽自己肚子的單純的孩子,心裡很是憐惜,可僅靠她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想要接濟他們,實在是有心無力。
讓村裡社員每戶領養一個也不現實,人自己一大家有老有小尚且吃不飽穿不暖,哪裡有多餘的糧食拿來接濟彆人?
雖說也能讓生產隊裡富裕些的手藝人帶頭領養,可這麼多被拋棄的孩子,挑挑揀揀之下,勢必會有很多孩子被二次拋棄。
首當其衝的就是女娃子們。
知青大回城帶來的棄兒潮一定不僅隻發生在大溪溝村,也不知道彆的村子有沒有想出妥善安置這些孩子的好法子可供借鑒?
回頭得和隊長提一提,上附近幾個村子取取經去。
心裡想著這事兒,秦小妹溜達到原知青點。
被她從馬家村解救出來的婦女們都住在這裡。
後來公安介入又勸回來幾個,知青點住不下後秦小妹主動把自己修繕妥當的舊山神廟讓了出去,臨時充當集體宿舍。
反正那都是集體的土地,她有住處又用不著,讓出來給人行個方便沒什麼不好。
方桂華也還住在知青點裡,年底她就要結婚了,經過上回被退婚那事兒,她如今除了上工乾活兒連村子裡都少去。
估計是怕遇上老張家再鬨不愉快,對自己的口才也沒什麼信心,結婚前她都打算低調行事。
畢竟曾經有過一段,避避嫌也不是壞事。
這段日子都是秦小妹收工以後主動來找她說話,方桂華也習慣了收工就在知青點裡待著哪兒也不去,免得和小妹錯開。
不過今天秦小妹來不單單是為了方桂華的事兒,因此特地來的早些。
方桂華還沒收工,知青點院子裡隻有正在收拾野菜的幾個被拐婦女,寶妹也在其中。
社員們雖然接受了被拐婦女住在知青點,也允許她們使用原本知青們使用的自留地,但分責任地給她們讓她們和社員在一個大鍋裡吃飯卻是不可能的。
原本隊長接納她們時也說明了是暫住,將來會把她們一個個送回到原本的家裡去,因此被拐婦女們對此也沒有異議。
反正這附近山林資源豐富,勤快點兒上山找些野菜野果就能果腹,等熬到自留地裡的土豆番薯成熟,又能當菜又能當飯,生計不是問題。
再怎麼著都比原先在馬家村給人當牛做馬、當生育工具時要舒坦的多,也自在的多。
至少再不用懼怕無端的毆打;也不用擔憂生命受到威脅。
每每回憶往昔種種不堪,被拐婦女們就很感謝帶她們親手報仇、走出魔窟的秦小妹。
見她今天隻身一人過來,寶妹麵露驚喜,麻溜站起來將屁股底下平整的大石頭讓給秦小妹坐。
她們雖然是受害者,可在這小村子裡被倒賣過不知道幾次的她們名聲自然不好聽。
因此除了秦小妹主動來找她們說話,其餘時間幾人是不會擅自和任何村民搭話的。
也不會貿然走進村子串門兒,平白惹人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