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心要幫扶生產隊裡沒人照顧的棄兒時,婦女們從來沒想過要從這事兒上得什麼好處。
可人家不要是人家覺悟高,自己不給確是有些不客氣。
作為對她們仗義之舉的報答,大隊長開完會的第二天一大早,社員們便自發扛著工具推著板車來到知青點,幫忙翻瓦片、修繕門窗,為之後到來的寒冬提前做準備。
之前因為知青大回城被拋棄的孩子們被二狗召集起來,也加入到知青點的翻修打掃中。
娃娃們過冬和吃飯的大難題一口氣全都解決了。
以後他們就和被拐婦女們一起住在原知青點,劃分的責任地也有他們一份。
等之後婦女們陸陸續續回到自己的家鄉,那塊責任地就由這群孩子們負責。
不知道旁的生產隊是怎麼解決知青回城後留下的這些孤兒,但秦小妹肯定,沒有誰的處理方式比大溪溝村更好更妥帖。
生活不易,任何形式的接濟都隻是暫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群孩子已經沒有父母可以依靠了,雖然年紀很小,但也隻能讓他們跟隨婦女們下地乾活兒學習農事,將來也好養活自己。
一早上功夫,分散在村中各處的大部分棄兒都被集合在知青點,隻留下三四個特彆小還在繈褓之中的仍舊拜托婦女聯合會的同誌照看著。
大隊長家領養了個八個月的女娃,剩下的嬰兒除了一個女娃都是男娃,聽說有社員想要領養男娃,已經去婦聯辦公室接娃了。
這樣也好,能送走一個是一個。
由此可見先前秦小妹的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即使是在生活相對較好的大溪溝村,女娃一樣不受待見。
更何況那還是和自家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娃。
“真是多謝你們了!要真讓社員們自己挑選領養,女娃娃估計全得剩下。”方桂華今天沒著急上工,而是在院子裡和寶妹等人一起幫臟兮兮的孩子們挨個擦臉。
她一直很喜歡小孩兒,對婦女們要在知青點照看村裡棄兒的決定舉雙手讚成。
不僅如此,她還積極參與進來。
雖然還是個未婚未育的小姑娘,但因為心中有愛,照顧起孩子來倒也得心應手。
這些孩子都被拋棄過,因此對這得來不易的家很是珍惜,他們不吵不鬨,大的照顧小的,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懂事的讓人心疼。
收拾乾淨以後,大一點的小孩兒在二狗的調度下拿起村民好心提供的農具,準備和社員們一起去責任地裡上工乾活。
他們都是知青的孩子,父母還在的時候也接受教育、學文識字,可現如今這些都得先放一放了。
吃飯要緊。
如此,入夏以後一直困擾大溪溝村眾人的難題就此解決。
大家很快又恢複以往的生活,投身繁重的農事之中,為一家口糧奔波辛苦。
沒有人知道老錢家那親戚是啥時候回去的,等大家反應過來,才驚覺之前三天兩頭鬨事的周偉珍竟然沉寂了許久。
她沒有再找秦小妹的麻煩,心思一夜之間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拚命巴結到避之不及,轉變快的有些生硬,和秦向國也很久沒有乾仗了。
後者似乎認了命,不再把她們娘兒倆往外攆,偶爾周偉珍在豆腐房裡乾活忙不過來時,秦向國甚至還會幫她抱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