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父權思想影響的這一代女性反叛成長的第一步就是自私。
從招娣和來娣脫離家和萬事興這個傳統的思想限製,開始為自己打算開始,她們才算真正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人。
大溪溝村很小,卻也是個能看清人生百態的小社會。
多少家庭和睦都是建立在女性自我犧牲的基礎上,那些年溝裡躺著的不是女人就是女嬰,招娣來娣看在眼裡也偶有反思。
時至今日,即便姐妹倆已經長大,又孝順又懂事,當爹娘的秦運國和林幫娣依舊拿當初心軟,沒把姐妹倆溺死來說事兒。
企圖標榜自己的慈父慈母心腸,拿愧疚做繩拴住兩個閨女,叫她們心甘情願為這個家奉獻犧牲自己。
卻不知道過猶不及這個道理,過分強調、壓榨的結果是反抗、厭惡,一意孤行隻會將閨女越推越遠。
或許他們也是愛著兩個女兒的,隻是這份愛並不純粹,一開始就有條件在先,目的也不是相互成就,而是收取報酬。
把親生孩子當外人算計,得到的也隻能是算計。
收拾好錢,姐妹倆拿涼水洗了把臉才出門,外頭宴席正熱鬨,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來了人、帶了禮。
放眼望去,人山人海裡唯獨少了一大早忙前忙後的李祖富,和送了厚禮的秦小妹。
想當麵道謝的招娣找半天沒找著人,隻好去問父親秦運國。
“爹,隊長呢?咋不見他坐下吃飯呢?”
“啊?”秦運國喝了幾口高粱酒這會兒正上頭,兩頰通紅的他一張口全是酒氣,好在腦袋還清楚著,“隊長上豆腐房去哩,說是有個小娃滾黃漿水桶裡去了,趕去撈人哩。”
剛才拖拉機突突突的往村豆腐房的方向去,院兒裡大家夥兒都看見了,估摸著那小娃應該是不太好,送到醫院去了。
沒想到村裡還出了這樣的事情,招娣愣了愣,反應過來後連忙帶著妹妹來娣也要去豆腐房幫忙。
林幫娣跟在兩個閨女屁股後頭喊:“乾啥去?家裡這麼多客人呢!又不是你們妹妹掉水桶裡了,湊啥熱鬨啊!”
這話招娣和來娣可不敢苟同。
想當初小妹秦妹婷失足栽進院兒中這口水井裡,要不是左鄰右舍的好心人都趕來搭救,妹妹早死在那一天了。
雖說小妹婷終究小小年紀就夭折了,可那是人禍,不能相提並論的。
隻當做沒聽見母親的吵嚷,招娣悶頭帶著來娣趕到豆腐房,果然就看見席上缺了的社員全站在豆腐房裡。
小小的地方擠滿了人,還有個形容邋遢的男人坐在地上嗷嗷哭,不用想也知道,這肯定是溺水小娃的父親。
見她們姐倆過來,有社員主動和她們搭話,簡單說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啊?拉去醫院了?隊長也去了嗎?”得知妹娃被拉去公社醫院,招娣的心揪了起來。
她和妹娃和秀珍都不熟,但知道她們反抗家庭暴力,勇敢離婚的壯舉,因此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知道是妹娃落難,招娣心裡挺不是滋味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