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在秦小妹這裡訂了衣服的女同誌趕忙也丟下手裡的活兒,嬉笑著跟了進去。
“媛媛!幫我找找唄~我那料子送給秦師傅都一個月了,也該輪到我了~”
說話的女孩兒圓臉蛋兒,看著年紀挺小,其實已經結婚是兩個娃娃的媽了。
家裡人口多,每年做衣裳都是大開銷,好在她走關係調到了布料櫃台工作,能撿點兒瑕疵貨,占點兒便宜。
再加上秦小妹心靈手巧,很有些巧思,不管是染色出錯的料子還是印刷花紋有瑕,她都能揚長避短,做出漂亮又剪裁舒適的衣裳來。
雖說她製衣的價格比車縫社的高,可不論是樣式還是服務都是一等一的!
好處說也說不完,唯一的壞處就是隨著小秦師傅製衣的口碑遠播,慕名來找她做生意的顧客也越來越多。
聽說隔壁公社都有人找路子遞料子過來,如今要做件冬衣竟然得從九月就開始排隊,就這還是有縫紉機後的速度呢。
不過供銷社的女同誌們不必愁這個。
因著秦小妹住在鄉下,進城一趟停留不了太長時間,她做好的衣服一直都是放在布料櫃台等顧客自行憑單據來取的。
女同誌們給秦小妹行了這方便,秦小妹投桃報李,她們的衣裳總是做的格外快。
人情社會嘛,插個隊沒啥稀奇的。
就算被彆的客人知道,也隻恨自己家裡沒有個在供銷社工作的好閨女,占不上這便宜,隻能乖乖排隊。
原本陳媛脾氣恩怨分明,在供銷社裡算不上人緣好,隻她父親是屠夫,一起工作的那些拖家帶口每月肉票都不夠使的同誌才會遷就她些。
如今好了,再加上個裁縫匠小姑子,陳媛和錢慶春的事一定下來立刻就成了全供銷社的香餑餑。
那些曾經對她那個屠夫爹嗤之以鼻,不屑與她來往的女同誌們全在一夜之間轉了性子,個個展開花一樣的笑顏,說話也溫聲細語。
原本陳媛性格冷淡、脾氣不好,長得又紮眼,在一群同樣青春靚麗的售貨員中是頗受排擠的。
現在想想,之前那些夾槍帶棒的酸話,還真是好久沒聽說過了呢。
大背簍裡全是堆疊好的剛做好的新衣裳,數量驚人。
對照著衣裳上夾帶的單據,一路往下翻找,好半天才抽出兩件花布夾襖來,一看就是小孩兒穿的,陳媛頭也沒回,遞給剛才說話的圓臉售貨員。
“呐,給你”
吃人的嘴軟,為了“走後門插隊”圓臉售貨員給陳媛塞了一筐很漂亮的柿餅,沉甸甸的,分量十足。
另外幾個同樣送了禮的這時也走進來,嘰嘰喳喳圍著陳媛要自己定做的新衣裳。
即便有鐵飯碗旱鬨保收,又守著布料櫃台,女孩兒們經濟也沒寬裕到月月做新衣。
如今她們來拿的,其實是幫人定做的,
想不到吧?做件衣裳還有幾道彎。
如今公社基本都傳遍了,供銷社裡最緊俏的不是解放鞋,是秦師傅的縫衣針。
喜歡重回七零,不做棄婦請大家收藏:()重回七零,不做棄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