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錢大娘便把豬頭肉、肘子和大餅端上來。
錢慶春兄弟在院子裡支起張小桌,所有人都圍著桌子坐,暄軟的小餅裹上豬頭肉再包一根大蔥,蘸點兒醬咬一口,彆提多香了。
“嗯!就是這個味兒!”陳媛咬了一口眼睛就瞪大了。
三天前她就饞這口,父親聽說後第二天就把豬頭肉和肘子買回來,婆婆和母親當夜把肉鹵上浸泡一晚,今天再把餅一烙,總算是吃上了。
“吃吧~還有呢,一會兒娘再去烙點兒餅,給你吃個夠!”錢大娘先給高鴻飛卷了一個,見兒媳婦三口兩口吃完了一個,趕忙又給她卷了一個。
張木蓮帶來的罐頭也被打開,倒在小碗裡一人分了一碗,甜滋滋的,竟然和豬頭肉卷餅也很相配。
可能是人放鬆了,張木蓮感覺還真有點兒餓,這豬頭肉卷餅吃一個沒夠,再吃一個還沒夠,吃的她都不好意思了。
不怪高鴻飛來了一次還想來第二次,誰不願意待在舒適輕鬆的環境裡呢?想想家裡那氣氛····連她都不想回去。
已經和陳錢兩家人混熟,大家都知道張木蓮家裡目前的情況。
她妹子水蓮好好一個還沒結婚的大姑娘,竟然敢偷跑去計生辦工作。
為著這事兒一家人沒少吵鬨,可姑娘大了主意也大,水蓮打定主意要一條路走到黑,誰都拿她沒辦法。
再說她剛進去時計劃生育不嚴格,也沒那麼多煩心事,張家父母怕逼急了閨女乾傻事,態度並不強硬。
誰知道這一拖就拖來了計劃生育加入基本國策,這下張家的天都塌了。
不想再麵對家裡那一攤爛事,秦小妹常住公社,在陳家伺候陳媛坐月子,正好方便張木蓮帶著高鴻飛來躲清淨。
吃完飯,小錢兄弟倆繼續琢磨嬰兒床,錢大娘也帶著高鴻飛繼續去烙餅,陳媛和秦小妹看著孩子和張木蓮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目光始終放在兩個玉雪可愛的孩子臉上,張木蓮眼裡的羨慕都快化為實質了。
她沒這個福氣生龍鳳雙胎,子孫緣淡,試了很多辦法都懷不上二胎。
如今計劃生育又加入基本國策,計生辦的手段日漸強硬,張木蓮和丈夫都有工作,算是徹徹底底死了生二胎的心。
“對了。”張木蓮突然想起什麼,“上回來兩個娃兒還沒取名呢,這回可算定了吧?都出月子了~”
關於兩個孩子的名字,家裡人集思廣益,想是想了很多,可不是這個覺得不好,就是那個覺得不好,意見總不統一。
眼看都出月子了還隻叫著乳名“丫丫”和“毛毛”也不是個辦法,最後是孩子的母親拿主意,定下了名字。
陳媛笑的溫柔,手輕輕撫上閨女的臉蛋兒,“定下了,閨女叫家悅,小子叫家康。”
“錢家悅、錢家康。”在嘴裡咀嚼了兩遍,張木蓮點了點頭,很是欣賞,“不錯!這名兒取的好!”
比起村裡一水兒的狗蛋、狗娃當然是好的,陳媛有些驕傲,洋洋自得。
“孩子爺爺起的名字也好呢,但我想著兩個娃是雙胞胎,這緣分上輩子就定好的,叫家悅、家康正好,從名字上就能聽出來是兩兄妹。”
錢木匠這些年走街串巷見識的多,他取的名字也很好聽,但確實沒有家悅、家康連貫順口。
這一胎兒子閨女都齊了,一家子愛的不行,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他們,這不單取名兒就取了一個月,可見嚴謹。
作為婦女主任,見慣了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張木蓮打心底裡覺得陳錢兩家這樣的狀態實在難得。
單說取名字取了一個月都沒打起來,就算是世所罕見了,更彆說夫妻兩個還是錢慶春去結的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