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漢武帝在那金碧輝煌、彌漫著龍涎香氣息的宮殿中,於燭光搖曳的深夜裡,終於做出了一個關乎大漢未來的重大決定。
他在禦書房內來回踱步,眉頭緊鎖,案台上堆滿了關於匈奴的情報和以往戰事的記錄。
金黃的燭光在夜風中微微顫抖,映照著他凝重的麵容。
他的眼神時而專注於手中的奏折,時而望向窗外那輪高懸的明月,清冷的月光灑在宮殿的琉璃瓦上,卻無法平息他內心的波瀾。
他時而停下腳步,拿起一份奏折仔細研讀,奏折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是戰場上的千軍萬馬,令他的目光愈發深沉。
時而雙手抱胸,陷入深深的沉思,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大漢邊境百姓受苦受難的景象,以及匈奴肆虐的囂張氣焰。
他決定要欽點衛青、霍去病作為領兵的主帥主將,立即統兵去攻打匈奴,以徹底消除這個長期困擾大漢邊境的威脅!
衛青,這位曆經沙場的將領,他的麵容猶如被歲月和戰火雙重雕琢的岩石,每一道皺紋都訴說著戰爭的滄桑與殘酷。
他那深邃而堅定的眼神,能洞悉戰場上瞬息萬變的風雲。
多年的征戰生涯,讓他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
他曾在狂風肆虐、飛沙走石的沙漠中指揮若定,任憑刀的風沙擊打在臉上,劃出一道道細微的血痕,也不曾有絲毫退縮!
曾在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邊疆抵禦外敵,雙手被凍得紅腫開裂,甚至生滿凍瘡,卻依然緊緊握著染血的兵器,屹立在風雪之中。
他的軍事才能不僅體現在巧妙絕倫的排兵布陣上,更在於對士兵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和鼓舞。
他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與士兵們同甘共苦。
在糧草匱乏的艱難時刻,他寧願自己挨餓,也要保證士兵們能有一口吃的!
在負傷的士兵麵前,他親自為其包紮傷口,溫言安慰。
正是這份深情厚誼,使他具備了令人信服的大將主帥領導風範。
他在軍中的威望極高,士兵們對他的命令無不遵從,視他如父兄一般,甘願為他赴湯蹈火。
而霍去病,這位年輕的猛將,銳氣逼人!
他猶如一匹不羈的野馬,充滿了無儘的活力和衝勁。
他身材雖瘦小,但肌肉緊實,每一次的動作都帶著敏捷與力量。
那犀利的眼神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散發著無畏的光芒,能穿透一切黑暗與阻礙。
其雖然年輕,但他在戰場上的表現早已令人矚目。
他曾孤身深入敵陣,在敵人的重重包圍中左衝右突。
敵人的刀劍在他身邊揮舞,卻無法傷及他分毫。
他憑借著過人的武藝和機敏的反應,取敵首級如探囊取物,他的勇猛和果敢讓敵人聞風喪膽。
他那騎射的技藝更是精湛無比,弓弦一響,必有匈奴人倒下。
他騎馬的姿態猶如與馬融為一體,人馬合一,風馳電掣,像一柄鋒利無比、勢不可擋的寶劍。
朝堂之上,漢武帝高坐龍椅,那龍椅雕刻精美,金龍盤繞,栩栩如生。
龍頭怒目而視,口中的龍珠閃爍著神秘的光芒,在守護著天子的威嚴。
漢武帝身著華麗的龍袍,袍上的繡紋閃耀著金線的光芒,每一針每一線都儘顯皇家的奢華與尊貴,與他的霸氣。
那繡紋中的瑞獸像要活過來,彰顯著天子的無上權威!
緊接著,他神色莊重,目光炯炯,聲如洪鐘,道
“衛青、霍去病聽令!今命你二人率大漢鐵騎,出征匈奴,務必掃平賊寇,揚我大漢國威!”
他的聲音在朝堂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和殷切的期望,能穿透牆壁,直達九霄。
聲波所至,殿中的梁柱似乎都微微顫抖,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聽完,衛青與霍去病,在群臣的注視下立即單膝跪地!
接著,衛青沉穩地俯首,回應道
“陛下放心,臣定當竭儘所能,不負陛下重托!”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堅定的決心。
每一個字都是從胸腔中重重地吐出,猶如戰鼓之聲。
他的目光堅定地望著漢武帝,眼神中充滿了忠誠與擔當。
而也跪在一旁年輕的霍去病,則是充滿激情地喊道
“臣必奮勇殺敵,讓匈奴知曉我大漢的威嚴!”
他的聲音清脆而響亮,充滿了青春的朝氣和無畏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