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晚期,更是筆墨渾厚,意境深遠。
周顧都無法斷定這幅畫是沈周什麼時期的作品,但李華海看過以後卻是斷定,這是沈周晚年的作品。
光是這幅畫,又是上千萬的東西了。
而其後,周顧接連拿出來幾件古字畫,無一例外,都是價值千萬以上的好東西。
讓李華海愛不釋手。
而最值錢的,無疑是歐陽詢的那幅篇幅不小的書法。
李華海對其價格評估,在五千萬以上。
雖然很難過億,但在古玩市場,已經是相當罕見,距離傳世級僅差一線。
就剩最後那件佛文袈裟了。
周顧尤其的小心翼翼。
看到這東西,李華海他們眼中都露出意外之色。
因為這類絲織品更難保存的緣故,在古玩行業中,這種東西算是相當罕見。
隻曾經在古玩行業中,也出現過關於袈裟的一件趣事。
就是有個工人以幾萬塊錢價格收購了一件袈裟,放到拍賣會上,流拍了。
他不甘心,放在家裡細心研究,後來發現那袈裟裡麵藏著一件繡滿了佛教圖案和梵文的被子。
那個工人幾經轉折,找了不少專家看過,得出結論,這被子乃是裹屍被。
後來又找到故宮博物院的某位專家,得知是緙絲陀羅尼經被,金色梵文,乃是皇帝、皇後或者是皇太子死後才能用的東西。
這就已經很值錢了。
而最後,這個工人又找到了乾隆皇帝的六世孫。
這一看就不得了,終於弄清楚,這是乾隆皇帝的往生被。
再放到拍賣會上,就拍了上億元。
周顧是弄不清楚自己這袈裟有什麼來曆,不過,能斷定是明朝的東西,而且肯定不是凡品就是了。
接連看過這麼多件古董的李華海眼睛也有些疲憊了,忍不住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
隻難抵這袈裟的誘惑力,很快又端著放大鏡埋頭下去細細觀察起來。
胡玉姝和郭彤兩人也都湊著腦袋。
不過她們自己心裡很清楚,以她們的眼力,很難弄清楚這件袈裟的來曆。
這本來就是較為冷門的分類,不像是瓷器那樣,大多數玩家都能說出點門道來。
“小顧,你知道這袈裟的來曆不?姑且稱作是袈裟吧!”
隻看了十幾秒鐘,胡玉姝就放棄了,問起周顧。
周顧搖搖頭,道:“我也弄不清楚,隻是看這袈裟覺得有種內心較為平靜的感覺,就選了出來。”
“咦。”
經周顧這麼一說,胡玉姝臉上露出訝異之色來,道:“我剛剛也想說這個來著,這件袈裟真的看著好像就能讓人內心平靜呢!”
郭彤也在旁邊點頭。
“這是佛氣,你們都是有佛性之人。”
對古玩涉獵不多,但深信佛教文化的徐惠蘭微笑道。
她從剛剛看到這件袈裟的時候起,就感覺到上麵濃鬱的佛氣了,比周顧送她那尊佛像上的佛氣還要濃鬱。
這是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但可以讓她斷定,這件袈裟要麼多年受到供奉,要麼就是得道高僧的貼身之物。
她喜歡這件袈裟。
隻當然不會張嘴找周顧索要,隻是覺得,周顧能夠得到這件袈裟,是周顧的緣分。
也讓信佛的她,對周顧更是喜愛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