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李斌他們,都掩飾不住眼中的羨慕。
隻從小的情誼到底是鐵打出來的,他們不至於因為周顧有錢了,就在周顧麵前不自在。
在楊科的家裡喝了杯茶,閒著無事的五個家夥就在村子裡麵溜達。
周顧其實挺喜歡鄉下這股淡淡的稻草鄉,在這裡長大的他,總覺得這裡有股特彆親近的氣息。
他甚至都有著畢業以後就鑽回鄉下的衝動。
不過這並不太現實。
固然每個人都有著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但以他的年紀,早早就躺平,未來幾十年未免會太過無趣。
在路上閒聊的話題是以前小時候的一些趣事。
說起小時候發大水的時候在路上摸魚,幾個家夥光著身子用桶子、水瓢舀乾小水潭,還有到周顧家後山爬山,看到動物骨頭,嚇得一溜煙跑下山的事。
“你現在在外麵上班,工資怎麼樣?”
周顧在恰當的時候問起李斌。
蔣先鋒的情況,他要知道得多些。
有活的時候在外麵乾活,沒活的時候就在家裡捕捕鱔魚之類的東西,一年大概能夠賺個五、六萬的樣子。
每年周建軍都要在蔣先鋒家裡買幾回鱔魚,隻是蔣先鋒從來都不收錢。
這當然是看在和周顧的交情上。
他老早就說過,隻要他有時間,如鱔魚等這些東西,周顧就肯定不會缺。
李斌聽著周顧的話,笑了笑,道:“看做,做的少的時候四五千的樣子,做得多能有六七千。”
“做什麼?”
周顧道。
李斌道:“就是在門窗廠乾活。”
他沒有蔣先鋒弄鱔魚的那些手藝,但是活也乾了不少。
上過流水線,跑過滴滴,送過外賣,還做過焊接。
有時候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沒有關係,沒有門路,又沒有過硬的手藝和學曆,便很難找出條能發家致富的路子來。
越臟、越累的活,往往工資都不會高到哪裡去。
周顧在李斌他們麵前說話也懶得拐彎抹角,道:“最近我公司打算擴張了,要招幾個搞翡翠雕刻的學徒。你們倆要不要去我那試試?”
到他那,不管是在侯家益下麵,還是在胡春華、胡冬升下麵,學徒期間都能有四千的底薪。
而且隻要肯乾,有幾個月就能出徒,到時候按件計費,要拿上萬是肯定不難的。
周顧有這樣的機會,當然不介意拉拉自己的兄弟們。
“學徒期間,每個月隻有四千,收入要比你們現在少點。但學徒出來,每個月上萬肯定沒問題。”
他接著說道。
隻彆的就沒說了。
他不至於像是對胡春華那樣,給李斌他們畫餅,說到時候讓他們也帶班組,隻打算先看看李斌他們到時候做得怎麼樣。
李斌和蔣先鋒都動容。
“要多久才能出徒?”
李斌到底年紀大些,問道。
周顧道:“隻要你們肯認真學,有幾個月就差不多了。”
公斤料的雕刻,對雕工的要求並不高。
李斌和蔣先鋒對視了個眼神。
蔣先鋒道:“我去,正好我現在在家裡沒事乾。”
李斌便也道:“那我過幾天就辭職去。”
他們暫時未必會想到周顧那,能給他們帶來多大收益,但在周顧下麵乾活,終歸要比在外麵混自在些。
其實稍微想想,就能預想得到,能跟著周顧做事,他們未來的收入絕不會差。